本页面致力于提供西晋陈寿所著《三国志》的白话文翻译,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还原三国时期的历史风云,帮助现代读者无障碍阅读这部重要的正史典籍。
关于《三国志》
《三国志》是西晋史学家陈寿所著的一部纪传体断代史,记载了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历史。全书共六十五卷,分为《魏书》《蜀书》《吴书》三部分,与《史记》《汉书》《后汉书》并称“前四史”。
由于原著为文言文,现代读者理解存在一定障碍。本专题将逐步推出各卷重点篇章的白话翻译,力求准确、流畅,便于大众了解真实的历史人物与事件。
精选章节翻译
魏武帝曹操传(节选)
曹操,字孟德,沛国谯县人。年轻时就机警聪明,善于权谋,但行为放荡不被世人看重。只有梁国人桥玄认为他不凡,说:“天下将乱,非得有治世之才不能平定,能担当此任的,恐怕就是你了。”
曹操二十岁被举为孝廉,担任郎官,后出任洛阳北部尉。他申明法令,设立五色棒,有犯法者不论身份高低一律依法惩处,使得京城秩序肃然。
先主刘备传(节选)
刘备,字玄德,涿郡涿县人,是汉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他少年丧父,与母亲靠贩卖草鞋为生。虽出身贫寒,但胸怀大志,少时与宗族子弟玩耍,常站在大树下说:“我将来一定要乘坐这样的羽葆盖车。”
刘备待人宽厚,知人善任,关羽、张飞等英雄都愿为他效命。他多次遭遇失败,但始终不改其志,最终在蜀地建立基业,延续汉室正统。
吴大帝孙权传(节选)
孙权,字仲谋,吴郡富春人。兄长孙策平定江东,不幸早逝,孙权继承其业。他善于用人,周瑜、鲁肃、吕蒙、陆逊相继为将,内外安定。
当曹操率大军南下时,众人恐慌欲降,唯有孙权拔刀砍向案几,说:“再有言降者,如此案!”于是决心抗曹,联合刘备,在赤壁大破曹军,奠定三国鼎立之势。
诸葛亮传(节选)
诸葛亮,字孔明,琅琊阳都人。身高八尺,常自比管仲、乐毅,但当时人并不相信。只有崔州平、徐庶等人认为他确有其才。
刘备三顾茅庐请他出山,诸葛亮为他分析天下大势,提出“联吴抗曹,据有荆益”的战略,即著名的《隆中对》。此后尽心辅佐,鞠躬尽瘁,成为千古贤相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