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朱桓(177年-238年),字休穆,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三国时期吴国著名将领。朱桓以勇略著称,早年即有才名,被孙权赏识,历任余姚长、荡寇校尉等职。
黄武元年(222年),朱桓在濡须之战中表现出色。当时魏国大司马曹仁率数万大军进攻濡须,朱桓仅以五千守军,凭借地利与智谋,大破魏军,阵斩常雕,生擒王双,威名远扬,被拜为奋武将军,封嘉兴侯。
军事才能
朱桓不仅勇猛,且富有谋略。他善于激励士卒,与士兵同甘共苦,深得军心。在镇守濡须期间,他修筑城防,训练士卒,使濡须成为东吴抵御北方的重要屏障。
史载朱桓“性高气,轻财重义,笃于周急”,但也因性格刚直,与同僚多有不合。尽管如此,其军事才能和忠诚为孙权所倚重。
历史评价
陈寿在《三国志》中评价朱桓:“桓性护前,耻为人下,节度不得自由而愤激。然轻财贵义,兼以强识,与人一面,数十年不忘。”肯定了其优点与缺点。
—— 摘自《三国志·吴书·朱桓传》
后世纪念
朱桓去世后,其子朱异继承爵位,亦为吴国将领。朱桓的事迹在后世广为流传,被视为东吴中期的重要将领之一。在今江苏、安徽一带,仍有与朱桓相关的民间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