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在撰写毕业论文或学术论文时,致谢部分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许多学生在完成论文后,都会面临一个共同的疑问:论文查重时,致谢部分是否会计入重复率?这个问题直接关系到论文的最终查重结果,因此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致谢部分的基本情况
致谢部分通常位于论文的结尾,用于表达作者对在研究过程中提供帮助和支持的个人或机构的感谢。内容可能包括:
- 指导老师的悉心指导
- 同学和同事的协助
- 家人的支持
- 资助机构或项目的支持
由于致谢部分具有较强的个人情感色彩和表达方式的相似性,不同论文的致谢内容可能存在较高的相似度。
主流查重系统的处理方式
目前,不同查重系统对致谢部分的处理方式存在差异:
知网查重
中国知网(CNKI)的查重系统通常会将致谢部分计入全文重复率。然而,知网提供了"分段检测"功能,可以单独查看各部分的重复率。学校或机构在审核时,往往会重点关注正文部分的重复率,而对致谢部分的重复率要求相对宽松。
维普查重
维普的查重系统同样会检测致谢部分,但其报告会明确标注各部分的重复情况。用户可以根据需要选择是否将致谢部分纳入最终的重复率计算。
重要提示:尽管致谢部分的技术性重复率可能较高,但学术诚信要求致谢内容必须真实、诚恳,不应抄袭他人的致谢内容。
致谢部分高重复率的原因
致谢部分出现较高重复率是正常现象,主要原因包括:
- 表达方式相似:感谢导师、同学、家人等的表达方式往往有固定模式
- 常用词汇重复:如"衷心感谢"、"大力支持"、"悉心指导"等词语使用频率高
- 结构雷同:大多数致谢遵循类似的结构和逻辑顺序
如何正确处理致谢部分
实用建议:
- 保持真诚,用自己的语言表达真实的感谢
- 避免直接复制网络上的致谢模板
- 如果学校有特殊要求,应遵循学校规定
- 在提交正式查重前,可先自行检测了解情况
- 与导师沟通确认学校的具体要求
结论
综合来看,论文查重系统在技术上会对致谢部分进行检测并计入重复率,但学术界普遍认识到致谢部分的特殊性。因此,评审人员在评估论文时,主要关注正文部分的原创性,对致谢部分的重复率通常持宽容态度。
最重要的是,致谢应当是发自内心的真诚表达,而非形式化的文字堆砌。只要保持内容真实、表达诚恳,即使存在一定的文字相似性,也不会影响论文的整体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