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的描写方法有哪些

问题描述:语文记叙文的描写手法有几种 大家好,小编为大家解答记叙文的描写手法分类及作用的问题。很多人还不知道记叙文描写方法及作用是什么,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记叙文的描写方法有哪些

记叙文的描写方法有哪些的相关图片

1.人物描写。

(1)肖像描写。描写外形――容貌、神情、姿态、服饰等,要抓住特征,以形传神即透过外形揭示出身份、性格和内心。

(2)语言描写。要透露内心秘密并显示个性特征。

(3)行动描写。古典小说中有许多典型的行动描写,如黛玉焚稿、范进发疯、大闹天宫和单刀赴会等。要透露内心秘密并显示个性特征。

(4)心理描写。要注意下意识的心理如幻觉。还要注意借助外在事物的间接描写。

2.环境描写。

(1)自然景物景物,包括时序节令、自然气候、山川湖海、动物植物等描写。作用:交代时间、地点,烘托作者或人物的感情心境,为人物活动提供背景,推动情节发展。

(2)社会环境描写,一是某种社会生活情景的展示如《子夜》的开头,二是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的陈设、格局、气度、色调等描写,来烘托人物的志趣、气质和情操等,如《红楼梦》中女儿们的居室小院。

3.场面描写。对有中心人物活动的生活画面的描写。如《药》中的杀人场面。

4.细节描写。对有典型意义的细枝本节的描写。如阿Q画押、严监生的二根指头。起着描绘人物性格、安排线索(如《百合花》中的被子)、推动故事发展的作用。

扩展资料:

记叙文是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以写人物的经历和事物发展变化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形式。

五种表达:

叙述:是表述时间过程的艺术。

描写:是展示空间状貌的艺术。

议论:是谈看法的说理艺术。

抒情:是抒发·倾吐的流露宣泄艺术。

说明:是科学性和实用性相结合的告知艺术。

人物描写

外貌,语言,神态,细节,动作和心理描写。

环境描写

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描写。

表达方式

1.叙述:把人物的经历和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表达出来的一种表达方式。它是写作中最基本、最常见、也是最主要的表达方式。

2.描写:是对人物的外貌、动作,事物的性质、形态和景物的状貌、变化所作的具体刻画和生动描摹。

3.说明:是用简明的语言、客观而准确地解说事物或阐述说事理的一种表达方式。

4.抒情:是作者通过作品中心人物表达主观感受,倾吐心中情感的文字表露,可分为直接抒情、间接抒情两种。直接抒情即直抒胸臆。间接抒情是在叙述、描写、议论中流露出爱憎感情。

5.议论:根据作品写出自己的见解或道理.(记叙文中的议论往往起画龙点睛,深化中心,揭示记叙目的和意义的作用)。

为了让记叙生动,在写记叙文的时候,还需要辅之以描写表达方式;为了让记叙过程流露感情色彩,还需要辅之以抒情表达方式;为了让记叙的人和事有意义,还需要辅之以议论表达方式。在记叙的过程中,有些地方需要说明,还需要辅之以说明这一表达方式。综合表达方式的灵活运用,可以使记叙文变得更有表现力,更具感染力。

6.记叙文的特点:通过生动形象的事件来反映生活、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文章的中心思想蕴含在具体材料中、通过对人、事、物的生动描写来表现。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记叙文

记叙文常见的描写手法的相关图片

记叙文常见的描写手法

1、肖像描写:肖像描写即描绘人物的面貌特征,它包括人物的身材、容貌、服。

饰、打扮以及表情、仪态、风度、习惯性特点等。肖像描写的目的是以“形”传“神”,刻画人物的性格特征,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 描是描绘,写是摹写。描写就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或景物的状 态 具体地描绘出来。这是一般记叙文和文学写作常用的表达方法。

描写技巧

(1)仔细观察,抓与众不同的方面,突出特点。 (2)抓住“五官”特点,写出人物面部特征。 (3)注意身材体型、服饰打扮,体现人物个性。 (4)区分性别和年龄差异,用词准确。 (5)注意生活经历,符合人物身份。 (6)注意经常习惯的动作神态。 (7)表现喜怒哀乐,和神情变化。 (8)抓重点,不可蜻蜓点水,面面俱到。

(9)可以用比喻、夸张,联想等修辞手法。 (10)要有顺序。 (11)要真实。

2、外貌描写:(又称肖像描写)

3、神态描写:神态描写专指脸部表情,描写时要用表示表情、神态的词语,例如:哭丧着脸,专注的神情等; 神态描写——脸上的表情。

注意外貌描写和神态描写的区别:

外貌描写是对人物的貌特(包括人物的容貌、衣、神情、体型、姿态)进行描写,以揭示人物的思想性格,表达作者的爱憎,加深读者对人物的印象。例如:他,一个圆圆的脸上镶嵌着两只大又圆的眼睛,时而忽闪忽闪,流露出一股可爱的神态,一会眼珠左转右转,十分机灵的眨着眼,高翘的鼻子下一张灵巧的小嘴,别看它小,从早到晚就属它最勤劳。最有特色的是他那蓬松的西瓜太郎的发型,走起路来忽上忽下,像个不知疲倦的精灵。

神态描写专指对脸部表情的描写刻画,描写时要用表示表情、神态的词语,例如:哭丧着脸,专注的神情; 她的脸好象绽开的白兰花,笑意写在她的脸上,溢着满足的愉悦; 她听到这儿,噗哧一声笑了,就像石子投进池水里,脸上漾着欢乐的波纹; 他吓得面色如土,舌头僵住了,说不出话来。

4、动作描写:刻画人物的重要方法之一。人物的每一行动都是受其思想、性格制约的,因此,具体细致地描写某一人物在某一情况下所作出的反应。

──主要是动作反应,就势必显示出了这一人物的内心活动、处世态度、思想品质。成功的动作描写,可以交代人物的身份、地位,可以反映人物心理活动的进程,可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有时候还能推动情节的发展。

5、语言描写:语言描写是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成功的语言描写总是鲜明地展。

示人物的性格,生动地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深刻地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使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人”,获得深刻的印象。语言描写包括人物的独白和对话。独白是反映人物心理活动的重要手段。对话可以是两个人的对话,也可以是几个人的相互交谈。描写人物的语言,不但要求作到个性化,而且还要体现出人物说话的艺术性。

6、心理描写:心理描写是指在文章中,对人物在一定的环境中的心理状态、精神面貌和内心活动进行的描写。是作文中表现人物性格品质的一种方法。最常用的是描写人物的内心独白,写出人物的所思所想,让人物一无遮掩地吐露自己的心声,说出他的欢乐和悲伤、矛盾和愁郁、忧虑和希望,使读者穿透人物外表,看到人物的内心世界。

7、景物描写:景物描写,是指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的风景、物体的描写。景物描写主要是为了显示人物活动的环境,使读者身临其境。

望采纳,谢谢!

记叙文的描写方法有那些!我需要详细的解释。的相关图片

记叙文的描写方法有那些!我需要详细的解释。

记叙文常见的描写手法主要有七种,具体如下:

1、肖像描写:肖像描写即描绘人物的面貌特征,它包括人物的身材、容貌、服饰、打扮以及表情、仪态、风度、习惯性特点等。肖像描写的目的是以“形”传“神”,刻画人物的性格特征,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描是描绘,写是摹写。

2、外貌描写:(又称肖像描写)。

3、神态描写:神态描写专指脸部表情,描写时要用表示表情、神态的词语,例如:哭丧着脸,专注的神情等;神态描写——脸上的表情。

4、动作描写:刻画人物的重要方法之一。人物的每一行动都是受其思想、性格制约的,因此,具体细致地描写某一人物在某一情况下所作出的反应──主要是动作反应,就势必显示出了这一人物的内心活动、处世态度、思想品质。

5、语言描写:语言描写是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成功的语言描写总是鲜明地展示人物的性格,生动地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深刻地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使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人”,获得深刻的印象。语言描写包括人物的独白和对话。

6、心理描写:心理描写是指在文章中,对人物在一定的环境中的心理状态、精神面貌和内心活动进行的描写。是作文中表现人物性格品质的一种方法。最常用的是描写人物的内心独白,写出人物的所思所想,让人物一无遮掩地吐露自己的心声,说出他的欢乐和悲伤、矛盾和愁郁、忧虑和希望,使读者穿透人物外表,看到人物的内心世界。

7、景物描写:景物描写,是指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的风景、物体的描写。景物描写主要是为了显示人物活动的环境,使读者身临其境。

记叙文描写人物的方法有哪些的相关图片

记叙文描写人物的方法有哪些

在写人记叙文中,除了通过具体事情的叙述表现人物外,还必须灵活运用描写方法和技巧,着力刻画人物的思想性格,才能把人物写得栩栩如生,从而突出文章的中心思想。但在一篇习作里不一定把所有的描写方法都用上,而要根据文章中心的需要,有所选择,可以综合运用几种描写方法,也可以重点运用一、两种描写方法。下面介绍几种描写方法和技巧。

一、外貌描写

外貌描写又称肖像描写,是指对人物面容、神态、表情、姿态、身材(身影)、衣饰、风度乃至言谈举止、或哭或笑的描写。俄国著名作家果戈理曾经说过:“外形是理解人物的钥匙。”这就启发我们:在写人记叙文中,适当的外貌描写是十分必要的。那么,应该怎样进行外貌描写呢?

⑴根据写作目的选重点。外貌描写,内容甚多。写作时必须根据作文的内容、写作目的,有重点地选择某一方面来描写,应该突出描写最能体现人物特征的部分,好的外貌描写着墨不必过多,甚至只有一两个词,就能起到画龙点晴的作用。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刻划好人的眼睛,对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起着重要的作用,能揭示人物的喜怒哀乐,所以许多作者都把眼睛描写作为重点,为自己的写作意图服务,如鲁迅的《祝福》,传神的眼睛描写尤其精彩,极其省俭的揭示了人物性格。但也不尽然。写外貌,并无划一重点,而要根据刻划人物性格特征的需要,根据自己接触写作对象时获得的深刻印象选择重点。比如,冰心的《小橘灯》写小姑娘时为了表明她是“穷苦人家的孩子,过着艰难的生活”,所以就选择重点写她“苍白的脸”、“冻得发紫的嘴唇”、“一身很破旧的衣服”和“光脚穿着一双草鞋”,这就抓住了能体现“穷苦”、“艰难”的特征,就达到了外貌描写的目的。如果不是这样,而是写她长得怎么眉清目秀等等,无论写得怎样生动、形象,也只能算是败笔。

⑵同中求异抓特征。外貌描写最忌两点:一是没有特征,概念化,脸谱化。二是语言贫乏,陈词滥调。总是“瓜子脸”,“炯炯有神的眼睛”,千人一面。其实,人的外貌也很难找到完全相同的。人们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生活经历、工作性质、兴趣爱好、环境影响等的不同,必然在他们的外貌上反映出来。作者一定要注意观察,善于区别,能抓住特征,写出不同点。同样写人物眼睛也有大小、形状、色泽等等的不同,更有眼中流露的喜悦、好奇、惊恐、疑惑、关切……各种不同的感情色彩。

⑶前后照应写变化。鲁迅先生在《祝福》中多次刻划祥林嫂的外貌,其中写到脸色的就有这样三次:初到鲁家时“脸色青黄,但两颊却还是红的。”二进鲁家,“脸色青黄,只是两颊上已经消失了血色……”而五年后,当被赶出鲁家,沦为乞丐时的祥林嫂“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木刻似的……”从这三次描写中,我们可以看到祥林嫂在封建统治压迫下,精神受到严重摧残。这些情况在她的外貌中也充分地反映出来了。客观事实也正是这样,随着岁月的流逝和人物的成长,人们的外貌也总是发生着变化;即使时间相差并不远,但由于外部事物的变化,当人感受到这些之后,必定会在外部表露出来。如果我们能恰当地注意到文章的前后照应,写出人物在不同时间、地点、条件下的变化,就能反映出人物性格的多样性,写出人物性格的发展。这样,人物在读者的脑海里,不只是静止的一帧照片,而是富有活力的人物形象了。不可忘记,你是在描绘一个活人的外貌,不是在为一个死者描绘遗容,不光要写得形似,还要为求传神;在动态中表现人物特点,还必须注意顺序,不能东一句西一句地乱写。

总之,外貌可通过其特征作直观的客观描写,亦可间接进行个性烘托,通过作者主观感受或其他人物的反应来写;既可用粗线条作轮廓勾画,也可以用浓墨重彩进行细致描绘;既可作静态描写,也可作动态描写。但不论用什么方法,都必须根据描写对象的实际出发,用一种自然、真切、绘形绘画的描写突出其主题。

二、语言描写

语言描写是对人物的说话,从内容到词汇、句法腔调、声音等的描写。它采取独白和对话两种手法。独白是人物的自言自语。对话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物之间的交谈,它是语言描写中运用最多与最普遍的一种手法。语言描写既可直接反映人物的思想特征,又可借人物的语言来说明或推动情节的发展,以及间接地描写其它的人、事、景物。“言为心声”,语言描写应努力做到使读者“闻其声,知其人”。那么怎样才能写好呢?这里介绍几种方法:

⑴罗列选优法。鲁迅先生在《藤野先生》一文中,先后用了藤野的6次对话。而事实上,在听藤野讲课、辅导以至日常交谈及最后告别时,鲁迅肯定听藤野讲过很多话,即使印象较深刻的,也远不止这么几句,但是作为一篇短文,既不可能也完全不必要去把人物所说过的话全部写出来。鲁迅先生运用了罗列选优法,把脑中印象深刻的话语一一罗列,随后加以分析、选择,将其中最能反映人物个性的话语选出,经适当加工后写入文内。例如,“你看,你将这条血管移了一点位置了。…… 解剖图不是美术,实物是那样的,我们没法改换它,现在我给你改好了……”这揭示了藤野富有严肃的科学精神和负责的教学态度。“选优”,除了选最能反映人物个性特征的语言外,人物的某种口头禅、方言俗语,有时也颇有特色,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也可选入。“选优”,要以最少的语言,表达最丰富的内容。“选优”,也包含着不能让所有的人说同样的话,不能作者自己的语言去代替人物说话。总之,优劣的标准是:能否突出人物的个性,能否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

⑵神态配合法。鲁迅先生在《藤野先生》中写到藤野说话时,十分注意他的语气、神情。诸如:“便用了缓慢而很有顿挫的声调,向学生介绍自己道”,“向我和蔼的说道”,“仍用了极有抑扬的声调对我说道”,“还叹息道”等等。这样,读者就可了解说话人当时的内心活动,了解人物说话时的感情色彩。有些作者也能注意这一点,在作文中努力写出说话人的神态,譬如:“他平静地回答……”,“他一字一顿地说……”等等。像这样以语气、语调、神态配合对话的描写方法,常常能准确地反映出人物的喜怒哀乐,刻划出人物的真情实感。当然,运用神态配合法,也是有前提的,应当为突出人物个******,而不是无的放矢,滥加渲染。

⑶侧面描写法。即借助他人的话语来揭示人物性格特征的对话描写方法。人,作为社会的一分子,总难免被周围的人们评论,而他人客观、公允的评价,是很能提示人物个性的,比人物本身的对话往往更具有说服力。因此,运用这种侧面描写的方法,可以弥补正面描写的不足。如能使两者配合,就更加相得益彰。

⑷前后变化法。如果我们能写出人物在不同时间、地点、条件下,语言前后的典型变化,就能反映出人物性格的多样性,写出人物性格的发展。如《变色龙》中的警官奥楚蔑洛夫,在处理狗咬人的事件时,他的语言先后变了六次,他忽而凶神恶煞,忽而奴颜婢膝。作者通过人物的典型语言,逐层深入地刻画了这个“变色龙”见风使舵,趋炎附势,谄上欺下的丑态,人物形象生动传神,呼之欲出。

三、动作描写

动作描写,又叫行动描写,即对人物的动作、行为、活动的描写。这种方法对刻画人物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是表现人物性格及塑造人物形象的主要手段。黑格尔在《美学》中强调:“能把个人的性格、思想和目的最清楚地表现出来的是动作,人的最深刻方面只有通过动作才能见诸现实。”那么怎样进行动作描写呢?

⑴回顾描摹。作文所写的人物,既然值得我们写,就应该是我们脑中留下过较为深刻印象的。写作前,我们要竭力回顾他们的音容笑貌、所作所为。特别是那些令人难以忘却的动作举止,在某件事全过程中的一举一动……抓住几个主要环节,细细描摹。方志敏在《清贫》中,有这样一节:“两个国方兵士,在树林中发现了我,而且猜到我是什么人的时候,他们满肚子热望在我身上搜出一千或八百大洋,或者搜出一些金镯金戒指一类的东西,发个意外之财。哪知道从我上身摸到下身,从袄领捏到袜底,……一个铜板都没搜出。他们于是激怒起来了,猜疑我是把钱藏在那里,不肯拿出来。他们之中有一个,左手拿一个林柄弹,右手拉出榴弹中的引线,双脚拉开一步,作出要抛掷的姿势,用凶恶的眼光盯住我……”在这节文字中,作者回顾了“士兵”的关键性动作,写出了他贪婪、凶狠的本性。我们写人,大凡先在脑中思考、回顾、想得细些、深些、活些,笔下描摹的人物就显得真切、现实。动作描写一定要构想好几个关键过程,要善于抓住人物具体的富有特征的动作。如果信手乱写,必然写不出真实感人的人物。

⑵借助修辞。 我国许多优秀文学作品,常借助比喻、夸张、比拟等修辞手法来刻划人物动作。修辞手法用得妥贴,会给人鲜明的印象。读过《故乡》的人,都不会忘记鲁迅先生笔下杨二嫂的形象:“一个……五十上下的女人站在我面前,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鲁迅使用比喻的手法,描写杨二嫂的动作,十分具体。杨二嫂胡说闰土把碗碟埋在灰里之后,自以为有功“便拿了那狗气杀,飞也似的跑了,亏伊装着这么高底的小脚,竟跑得这样快。”在这里,鲁迅使用夸张手法,刻划出杨二嫂明抢暗偷,贪图小利的本性。这些实例都显示了修辞的力量和作用。

⑶精选动词。写人物动作,离不开动词,善于写作的同学,会从现代汉语丰富多彩的宝库中去觅取最合适的词语。不善写作的同学常常感到词语贫乏。我们要做有心人,平时注意积累,写作时善于精选。如表示“看”这一个动作,就有远眺、近察、俯瞰、顾后、窥探、端详、瞻仰、参观、瞥见、浏览、观察、注视、盯住、瞄准、青睐……细细体会,每个词语都有它不同的用处。刻划人物动作时,特别是刻画细腻动作和无声动作时,要注意精选动词,力求描写得准确,以突出主题。如朱自清的《背影》中有关父亲爬月台去买橘子的动作描写,动词就用得非常准确。先写父亲“蹒跚地走到铁道边”,一个“蹒跚”,表现出父亲的老态和因肥胖而行动不便,暗示后面爬铁道更难。从月台下来,写父亲“慢慢探身下去”,“探”字用得很传神,表现父亲小心翼翼地在冒险。到铁道那边是更精彩的一笔,要爬上去,用一个“攀”字,显示月台高,很不容易爬;两只脚的动作用一个“缩”字,那是无可奈何的笨办法;“身体向左微倾”,显示腿抬不起来,很费力,很艰难。这一连串的动作便是无声的语言,打动作者的心,“泪很快地流下来”;也感动着读者,多慈爱的老人!作者正是通过一系列准确的动作描写来表现父亲爱子这一性格特征的。精选动词还要注意动词的连续性,这样人物形象才能立体化地树立起来,如《药》里刽子手把人血馒头交给老栓时的一连串动作是这样描写的:“老栓还踌躇着,黑的人便抢过灯笼,一把扯下纸罩,裹了馒头,塞与老栓,一手抓过洋钱,捏一捏转身去了。嘴里哼着说:‘这老东西……’”有关这“黑的人”的连续性的九个动词,通过作者巧妙自然的衔接,一个惯于做这路交易的刽子手横蛮、凶狠、残忍的罪恶形象跃然纸上。

此外,在动词前后可以加上适当的限制和修饰性词语,使动作的幅度、速度、力度等较细致地表达出来。如一个“跳”字所表达的动作,前后所加的修饰词语不同,所描绘的形象就有区别。“他一咬牙,猛地跳了下去。”和“他摆动两手像一阵急风似地住前一跳……”同是写跳,但二者却显然不同。这说明,在动词前后加上必要的限制修饰性词语是不可忽略的。

四、心理描写

心理描写指对人物在一定环境中心理状态、思想活动的描写,以提示人物的精神世界和性格特征。俗语说,最了解自己的,莫过于本人了。写自己的心理活动不难;写别人的心理活动是有难度的。那怎么写别人的心理活动呢?下面介绍一种“体验揣摩法”:首先,我们写的是熟人,因而就有可能在事后向你倾诉他当时的思想斗争、内心活动;其次,我们会从周围的亲朋好友中听到对某人内心活动的议论;再次,我们常可以从事情的结局推导出某人处于事情发展过程中的思想活动;此外,我们还可以假设自己处于相同情况下,进而揣摩可能产生的思想活动。

写人的心理活动,应注意:一、把心理活动的导源写清,要注意前有伏笔铺垫,后有交代呼应,不能“异军突起”,也不能有头无尾,应全文贯通,否则,非但不能对人物的心理性格起到衬托作用,反之还有损于形象。二、成功的心理描写,一定要把心理过程描写出来,可以相对集中一些,但不能与叙事相脱离,而且多数情况下,总是伴随着人物的语言、行动、神态等。三、“千人千脾气,万人万模样”。心理描写不能模式化,而应据表情达意的需要来进行。四、要对所要写的人物有全面、深入的了解,要让心理描写符合人物的年龄、身份、性格特征、思想状况和特定环境,要让读者感到真实可信。

心理描写的方法一般有:

(1)内心独白法即人物直接倾吐自己的内心的方法。它是无声的语言在脑海中翻滚,这往往是人物感情比较激动的时候才采用这种心理表白方式。可用第一人称的写法,也可用第三人称的写法。如安徒生《皇帝的新装》中写到皇帝察看骗子织布的情景时,他的内心活动就是通过内心独白法表现出来的。“我什么也没看见!这可是骇人听闻了。难道我是一个愚蠢的人吗?难道我不够资格当皇帝吗?这可是最怕的事情。”这段独白,既写出了皇帝的恐惧,又写出了他的骄横,揭露了以皇帝为代表的封建统治阶级的愚蠢、卑鄙、虚伪的本质。

内心独白必须符合当事人所处的情境和当事人的思想品格,不可任意拔高也不随意贬低,不要失去真实感;另外,内心独白毕竟是一种心理描写的特殊方法,要写好人物,还要配合语言,行动等的描写。

(2)作者描述法即作者对人物心理作客观的描绘的方法。作者一般是以第三人称描述人物的心理。这是一种动态的写法,即描写人物在一定条件下或一定环境中的复杂心情。例如《生命的支柱》一文中,作者对张海迪内心世界的描绘:“玲玲的心在颤,在抖,在唱啊!就是这小小的银针,就是这病残的身体,真的能帮助瘫痪的人站起来了。幸福,这就是幸福啊!”从这里,人们看到了她高尚的快乐观、幸福观。

(3)间接写心法即通过描写人物的言行、神态或特定景物,间接反映人物的心理活动的方法。如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一文把菲利普夫妇的认钱不认人的心态描绘得淋漓尽致,特别是在他们看到了多年渴望想见到的于勒时,那种厌恶的态度甚至到了惊恐的程度,就因为于勒在卖牡蛎,是个穷人,不是他们所想象的阔老。这时的父亲说话也结结巴巴了,嗓子也变哑了,甚至“脸色早已煞白,两眼呆直”,还低声嘟哝着:“出大乱子了!”;而母亲先是“怕起来”,吞吞吐吐地说话,气得哆嗦,最后竟然暴怒起来,大骂于勒是个贼,是流氓,还责怪儿子给他十个铜子的小费。所有这些描写都极为生动地揭示了这对夫妇的嫌贫爱富的心态。之所以揭示得如此淋漓尽致,就是因为通过语言行动的描绘使读者看到了他们的灵魂。由此可见作者“间接写心”确是心理描写的又一种好方法。

也许有人要问,这与一般的语言行动描写有什么不同?是不是所有的语言行动描写都是在写心理活动?回答是:不是所有语言行动描写都是描写心理活动的,它们的不同就是在于是否有反映人物心理活动的意义。

(4)梦幻描绘法即通过梦境或幻觉描绘心理活动的方法。例如《荔枝蜜》中的描写:“这天夜里,我做了个奇怪的梦,梦见自己变成一只小蜜蜂。”又如《七根火柴》中的描写:“他仿佛看见了一个通红的火堆,他正抱着这个同志偎依在火旁……”

记叙文的写作方法与技巧

人物描写的基本方法可分为四种: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

1.外貌描写

指把人的容貌(脸型、五官)、神情、身体形态、衣饰、姿势、风度等方面的某一部分或几个部分,用生动具体的语言描述出来.。

2.语言描写

言为心声,人物的话语最易“泄露”人物心灵的秘密,最能灵活而直接地展示人物性格,它可以充分、细致地将人物的内心世界袒露出来,因此,人物的言语描写是刻画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

语言描写要反映人物的个性特征.由于时代、职业、身份、年龄等因素造成的差异,人们说话的内容、方式各有不同,语言描写就是要抓住能表现人物个性的语言,写出“这一个”来,使读者如闻其声,如睹其容.语言描写宜简洁得体,不可拖沓散漫,有悖人物身份.。

语言描写主要表现为对话描写.

3.动作描写

行动描写就是让人物用行动来表现自己.行动是人物性格的具体表现,最能显示人物的性格特征.人物的一举手、一投足、一个姿势都能很好地表现人物的性格.所以对于人物行动的描写是展示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的主要方式.。

这里所说的行动,不是人物的一切行动,而是最有意义、最能显示人物性格,或者能推动情节发展的那些行动,包括人物的习惯性动作和下意识举止在内.行动描写就是让人物在“做些什么”和“怎样去做”中去展示自己的价值观念、情感特性、性格气质、精神状态等,使读者透过人物的“所作所为”作出相应、相似、相关而不相悖的判断.。

4.心理描写

心理描写是对人物在一定的环境下产生的想法、感触、联想等内心的思想情感活动的描写,它旨在深刻地揭示人物的精神世界和思想品质.。

如果说人物的肖像、言语、行动的描写侧重于展示人物形象的外部风貌,让读者透过这些描写窥见或感受人物内心的活动,那么,心理描写则直接披露人物的内在隐秘世界.它们的互相结合,就能够使人物形象更为真实、完整、丰满而且深刻,因而也更加富有艺术感染力.。

在心理刻画时,要注意捕捉人物内心的变化,尤其是那些一闪即逝的心灵波动.在描述心理变化轨迹时,要做到波澜起伏、跌宕多姿.。

原文地址:http://www.qianchusai.com/%E8%AE%B0%E5%8F%99%E6%96%87%E7%9A%84%E6%8F%8F%E5%86%99%E6%96%B9%E6%B3%95%E6%9C%89%E5%93%AA%E4%BA%9B.html

三年级作文我熟悉的小动物,小学三年级作文我熟悉的小动(狗)

三年级作文我熟悉的小动物,小学三年级作文我熟悉的小动(狗)

关于读书的作文议论文,关于读书的作文议论文开头结尾摘抄

关于读书的作文议论文,关于读书的作文议论文开头结尾摘抄

九上英语全品听读本,九英语全品听读本小册子电子版

九上英语全品听读本,九英语全品听读本小册子电子版

时代新课程英语八下,时代新课程英语八下答案零五网

时代新课程英语八下,时代新课程英语八下答案零五网

我是的英文怎么读,我是的英文怎么读音声音

我是的英文怎么读,我是的英文怎么读音声音

lw/脸上口红印图片,口红脸上涂鸦的图片搞笑

lw/脸上口红印图片,口红脸上涂鸦的图片搞笑

小学一年级汉字表田字格,一年级田字格汉字大全带拼音

小学一年级汉字表田字格,一年级田字格汉字大全带拼音

中兴e8820刷集客,中兴e8820刷机教程

中兴e8820刷集客,中兴e8820刷机教程

用害怕的心情写一段话50字,用害怕的心情写一段话50字左右

用害怕的心情写一段话50字,用害怕的心情写一段话50字左右

一周一篇周记200字寒假,寒假每周一记200字周记

一周一篇周记200字寒假,寒假每周一记200字周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