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旅团营这个称呼首次在中国出现是1911年,当时在辛亥革命后,南京政府成立后。
组建的陆军部效仿西方,将军队编制改为西方化的:师-旅-团-营。
旅这个称呼替代了清朝时期的协,登上了舞台。
在抗战时期,发现部队结构臃肿,于是取消了旅,师直接下属团,由原先的矩阵结构改为三角结构。
而TG师法苏联,走的一直是三角结构,师直接设团,没有旅这个结构。
但是后来,85年大裁军,空降兵15军首先试水,效仿以色列,改师为旅。
之后将部分炮兵、舟桥部队改为旅。
到了2000年之后,师改旅开始,为了适应现代战争小规模、灵活化的特点,大规模作战部队的生存力越来越弱,强调合成营和旅的建设。
现在,师改旅成了趋势
1、现在一个旅的战斗力,已经超过了以前的师,也就是可以单独执行作战任务。所以就开始师改旅。
2、现在旅都向合成旅转换,虽然编制变小了,但是战斗力增强了。
3、
现在世界各国(包括地区),都由师改为旅的趋势,例如台湾地区:
台湾陆军,现有3个军团、4个防卫部、航特部、教准部和陆勤部,辖有4个装甲旅、3个机械化步兵旅、3个炮兵指挥部、4个地区指挥部、5个守备大队、6个新训旅、2个航空旅、........。
谁说解放军没有旅级建制?比如二炮战略导弹部队就是以旅为最大建制(导弹旅),海军陆战队也是一样(海军陆战旅)。至于其它军兵种,以旅为建制也不少,比如山地旅、防空旅等。今后我军向旅团化方向发展,旅级的建制还将越来越普遍。
另外,在西方“师”和“旅”是同级的。而在中国,从解放战争后期到上世纪80年代中期,师和旅也是一个级别。但到底是叫“师”还是叫“旅”,则要由部队所担负的性质来决定。比如说在上世纪70年代,守备部队统一叫“旅”,野战部队统一叫“师”(下面管辖“团”)。到了1985年,我军百万大裁军之后,组建了合成化的集团军,师和旅的级别就又有不同了。我军现在实行师变旅,目的也是为了在裁军后适应新的军事变革。
大规模裁军后,旅的编制基本被取消.。
现在的少数的旅
一般情况下是
特种兵(导弹兵,高炮,电子对抗)等兵种的旅级单位,而且基本属于直属于军部或者军区的编制.。
以前的话,旅级是战时编制,为了方便战时的军队调动和指挥,毕竟那会儿发生战争了军队都会扩大几倍,师团两级编制不够灵活了。现在的话是为了更好地发挥合成兵种的作战能力,从美国打的那几场现代战争中,大家都看到了旅级的合成军队在应对中等规模的作战上比师级更加灵活,作战效能更高,同时规模要比师级小,适合快速长距离的调动,对快反作战有更好地适应性,因此大家都在组建新的旅级作战部队,当然这不是凑一块儿就能行,也需要时间,中国军队多,不是一时半会儿能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