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干槽症有哪些症状?
1、干槽症的主要症状为拔牙窝内空虚,未见血凝块形成,暴露的牙槽骨壁上覆盖灰白色的假膜,并分泌液体,伴发特殊的腐败坏死性恶臭。干槽症主要发生在下颌阻生智齿,或其他分裂和复杂牙齿拔除,主要由口腔细菌引起,目前认为创伤、感染和拔牙窝是主要原因,为了防止干槽症,在拔牙过程中应尽量减少创伤,拔牙后尽量减少拔牙,根据患者情况和创伤程度,决定是否使用药物预防感染。
2、正常情况下,干槽症出现在拔牙后有轻微的不适和疼痛,拔牙后2-3天达到高峰,随着时间的推移会逐渐消失。如果拔牙后2-3天开始出现局部剧烈疼痛,疼痛分散到耳颞部、下颌下区或头顶,一般止痛药无法缓解,可能是干槽症。临床检查会发现拔牙窝空虚,或腐败,变性血凝块,灰白色,牙槽壁覆盖物质气味,探针可直接探测骨表面,疼痛,颌面无明显肿胀,开口无明显限制,同时伴有淋巴结肿大和压痛,这种现象表明干槽感染。
二、怎么预防干槽症?
1、最重要的是拔牙后24小时内不要刷牙和漱口。如果你在拔牙后24小时内刷牙和漱口,你会刷掉或漱口拔牙窝中新形成的血凝块,使拔牙窝空虚。拔牙窝的骨壁暴露在口腔中。口腔中有许多细菌,会感染骨壁,形成干槽症。避免用拔牙侧咀嚼。咀嚼食物也可能损坏新形成的血凝块,导致血凝块脱落并形成干槽症。
2、避免用舌头反复舔拔牙伤口。如果你反复舔,你也可能舔掉血凝块,形成干槽症。拔牙后24小时内最好不要吸烟,因为吸烟时会形成负压,吸出拔牙伤口内的血凝块,或形成干槽症。尽量不要在24小时内吃过热的食物,这会使拔牙伤口继续出血,冲走血凝块,形成干槽症。当伤口又大又深时,需要填充明胶海绵或逐层关闭伤口,消除死腔,防止腐败和坏死感染。
干槽症是拔牙创的急性感染。如果拔牙后2~3天后出现剧烈的疼痛,疼痛向耳颞部、下颌下区或头顶部放射,用一般的止痛药物不能缓解,则可能发生了干槽症。
干槽症是拔牙创急性感染的另一种类型,以下颌后牙多见,特别是在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拔除术后,发生率依次为:下颌第三磨牙、下颌第一磨牙、下颌第二磨牙,其他牙少见,前牙发生率最低。在正常情况下,即使是翻瓣去骨拔牙手术,其创口的疼痛2~3天后会逐渐消失。
临床检查牙槽窝内空虚,或有腐败变性的血凝块,呈灰白色。在牙槽窝壁覆盖的破死物有臭味,用探针可直接触及骨面并有锐痛。颌面部无明显肿胀,张口无明显受限,下颌下可有淋巴结肿大、压痛。
扩展资料:
干槽症的预防和治疗
预防干槽症的发生,除尽量减少创伤,预防感染,尽力缩小创口外,在创内置各种制剂,均有不同的预防功效。临床采用云南白药粉剂局部填塞方法预防干槽症,也有良好效果。
干槽症与口腔手术后感染有关,一旦发生干槽症,治疗原则是彻底清创以及隔离外界对牙齿槽窝的刺激,促进肉芽组织的生长。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干槽症。
拔牙后的前两三天内,患者觉得不舒服,有点疼痛,是一种正常的拔牙后现象,但是如果持续性的牙疼,就该考虑是不是感染了,是不是得干槽症了,牙槽在拔牙之后一直处于一种干燥无血状态,造成伤口不愈合,患者有剧烈疼痛。
拔牙尤其是拔除下颌智齿后的患者如果在拔牙2-3天后拔牙窝处出现剧烈疼痛,应立即返回医院进行复查。在治疗干槽症时因为患者会出现剧烈疼痛,因此通常是局部麻醉下进行的。治疗的方法是彻底清创,刮除拔牙窝内腐败坏死物质,然后用双氧水和生理盐水进行反复冲洗。最后在拔牙窝内放置碘仿砂条,缝合伤口。
干槽症一般是发生于拔牙后2~3天,症状是有恶臭味,创口持续性剧烈疼痛,并向耳颞部,下颌下区或头顶放射痛,最主要的是牙槽窝空虚,有腐败坏死血凝块,牙槽骨壁暴露或有灰白色假膜覆盖。
你的症状不是很疼,并且能看到血块,说明牙槽窝不空,边上灰白色的东西是,血凝块在24小时候的机化作用,要产生新骨及粘膜的愈合。
一点疼是因为你拔智齿有骨和粘膜的破坏,麻药散了可能还有吞咽疼,张闭口疼。
1、拔牙窝受到压力
比如咀嚼、使用吸管、擤鼻涕、吐口水等行为,都可能会在口腔内产生负压,从而容易导致血凝块脱落,引发干槽症。
2、手术创伤大
对于患牙比较复杂或者手术创伤面积比较大的情况,发生干槽症的几率也会比较大,多见于智齿和下颌拔牙术中。
3、口腔卫生不良
如果患者在拔牙之前的口腔卫生就比较差的话,也会更加容易感染干槽症。
4、吸烟
相关研究表明,吸烟的人在拔牙后出现干槽症的概率要比正常人高出5倍,如果在拔牙当天进行吸烟的话,引发干槽症的可能性高达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