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解读文本,根据教材内容设计板书。
任何一则优秀板书的产生,都是教师对教材研究的结果。由于教材内容繁复,教师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把教材照搬到黑板上。如果这样做,不但不能主次分明、重点突出,还会浪费宝贵的上课时间。因此,教师必须对教材进行研究,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概括、抽象,才有板书可言。阅读教学中任何课文的板书,都首先是对课文内容的“提炼”,都以进入文章内在天地为前提。叶圣陶先生说过“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教师要深入解读文本,在此基础上将板书设计作为一个重要内容预先设计好。采取什么形式、写在什么位置、用哪种颜色的粉笔等都要心中有数。
2、有取有舍,按照教学重难点设计板书。
语文教材有与其他教材的相同处——系列化,又有属于自己的特点——综合性。这两个方面决定了教学具体课文时没有必要也没有可能面面俱到。因此教师要根据课文特点、编者意图、教学对象及自己的“战略思想”确定具体目的和要求,并依此设计板书。板书要能揭示教材的特点,有助于把握重点、突破难点,一般而言,课文本身的重点、教学重点和板书重点是统一的。确定教学重点的首要依据是课文本身,而根据课文本身的逻辑结构确定的重点往往也是理解一篇文章的“总开关”,是学生在学习上融会贯通的“枢纽”。突出重点当然是确定教学目的的主体内容,板书由它本身的职责所决定,就应当服从于并体现出这样的教学重点。
3、以人为本,依据学生特点设计板书。
出了上述几点之外,在板书设计时,教师还应该做到心中有人,以人为本,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水平、思维特点设计板书。高年级的板书可以更加简洁,归纳性、逻辑性强一些,而低年级的课文多数是浅显的童话或生活故事,这样的课文就可以将简笔画充分运用进去,这样的板书,不但形象直观,而且增加了美感,为课堂教学增添了浓浓的情趣。
《小学语文教学板书的设计与运用》百度网盘pdf最新全集下载:。
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hy8LY0rCr1Ciol-TlbCFBQ。
?pwd=4tus 提取码: 4tus。
简介:平时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影响着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注意力更为集中,教师在黑板上的一笔画,学生都尽收眼底。尤其是在教学生字时的板书,就是要让学生一笔一画地来模仿书写的。
板书是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有机组成部分,。
也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辅助手段.。
板书设计,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很重要的教学手段。板书设计要力求简明、实用、构思精巧。用简练的文字、符号、线条、图形来直观地反映丰富的教学内容,以增强课堂教学的吸引力、启发性和感染力。具体说来有以下几点作用:(1)浓缩教学内容,有利于感知与理解;(2)理清文章思路,有利于把握重点;(3)揭示内在联系,有利于发展思维;(4)有助于归纳中心,深化对课文中心的领悟;(5)激发学习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注意力。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
板书,
应该是师生在学习过程中写在黑板上的文字或其他符号。它是教师对教材分析和理解之后,。
从学生的认知水平考虑,
在课堂上引领学生学习的一种教学方式;是教材要点和学习的主要内容的书面化体现;是教师帮助学生理解学习重、难点,。
达成学习目标的辅助手段。作为课堂教学内容的浓缩和结晶,。
其科学性、艺术性、形象性不容忽视。有人因其随课堂教学过程的展开而呈现,。
随教学过程的结束而完整,
称其为“瞬间的艺术”;有人因其随着师生的思维活动而运动发展,。
又称其为“流动的艺术”;还有不少人将它设计出来后,。
视作“微型教案”。
然而一些新教师由于缺乏实践经验,加上思想上麻痹大意,所设计的板书质量不高,无形中降低了课堂教学效率,必须引起教师足够的重视。
建议一:内容要精当,忌拖泥带水。
由于学生接受能力、课堂时间和黑板版面的限制,要求教师在板书时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不分主次、重点和非重点,全往黑板上搬,使板书成了教材的“翻版”。板书只能容纳关键点、关键字、词,并以提纲的形式表达出来。板书设计必须言简意赅,表达精确而不繁琐;表达确切而不含糊。教师通过抓住关键字、词把教材中整句、整段、整篇的内容浓缩为一个个知识点,这样便于学生认知和理解。学生通过关键字、词联想到句子,通过知识点联想到整个教材内容,并引发学生思考,使其产生求知欲和创新思维,从而培养学生概括问题、提炼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建议二:形式要新颖,忌刻板单调。
板书设计不能千篇一律,一成不变,永远是一个调子,一副“老面孔”,让学生望而生厌。教师必须精心设计,使板书不断以新的形式和面目出现,以吸引学生的眼球,否则学生就会觉得枯燥乏味,似看非看,失去学习兴趣。尤其是科学课,由于其理论性较强,学生往往感到无趣,这就要求教师要勤于在板书上下功夫,推陈出新,让学生有耳目一新的感觉,增加学生学习的“胃口”
,使学生“食欲大增”。板书的形式、文字、图表、格式、颜色要灵活多样,既整齐、规范、美观,又有新异奇特之处,使学生感到生动活泼、趣味横生,从而大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建议三:结构要清晰。忌混沌模糊。
板书设计是教师对一堂课教学内容的“浓缩和精华”,反映了教师的课堂教学思路和教学机智。板书设计必须条理清晰、层次分明,能充分反映教学内容的内在逻辑体系,充分体现其系统性、整体性、科学性、思想性的特点,使学生从清晰的板书条理中顺藤摸瓜,系统地掌握知识,尤其是知识树、知识系表等使学生一目了然,在学生头脑中构建起一个完整、清晰、明了的空间结构。
条理清晰,既包括纵向逻辑层次分明,也包括横向各种因素的并列组合关系的恰当明了,有条不紊。清晰的板书思路把学生的注意里牢牢吸引住,并激发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大大提高了课堂四十五分钟的效益,避免学生课后花大力气去死记硬背,把学生从沉重的课业负担中解放出来。
然而,有的新教师在板书设计时,非常随意,缺乏精心设计和合理布局,把板书设计当作纯粹的知识堆积,缺乏通篇谋略,没能形成一种清晰的思路和立体的框架发挥其提纲作用,学生头脑一片空白,云里雾里。
建议四:书写要工整,忌龙飞凤舞。
字如其人。板书设计是教师的“脸面”,折射出一个教师的教学态度和敬业精神,是反映教师精神风貌和教学智慧的窗口。板书设计只有书写工整、规范,才能对学生产生良好的教育影响,才能充分发挥其德育功能。教师认真、严谨、求实、创新的教学态度和工作作风,会对学生产生良好的师范作用,从而使板书成为“无声的教育工具”,成为教书育人的重要途径,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学生。我们经常发现,在同一届学生中,由于教师字体风格的不同,在学生中自然形成了不同的“字体流派”。原因就在于学生都有很强的向师性和模仿心理,教师工整、得体、规范的板书能对学生产生很大的师范作用,不仅如此,这还对学生端正学习态度,认真工整地书写作业,改正不良学习习惯和态度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然而有的新教师由于没有掌握书写的方法和技巧,加上基本功又差,板书时龙飞凤舞,一片狼籍。他们没有主板书和副板书,随心所欲,写到哪里算哪里。有时改改涂涂,写了擦、擦了写,一堂课下来,只剩下最后一次板书留下来的内容,破坏了板书的美观和结构,影响了板书的。
还有:
网络式
图解式
等等。
南昌师范附属实验小学 李福秀 板书设计,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很重要的教学手段。板书设计要力求简明、实用、构思精巧。用简练的文字、符号、线条、图形来直观地反映丰富的教学内容,以增强课堂教学的吸引力、启发性和感染力。一堂课的好坏,透过板书设计这面“镜子”就可以看出来。独具匠心、恰到好处的板书设计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板书设计的有效性大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板书设计要体现教材的思路 合理的板书设计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而且能使学生通过板书对所学内容一目了然。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要求,精心设计并确定板书内容、格式,力求体现教材的思路。例如,教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玩出了名堂》时,教师板书课题后提问:“通过题目,你们能提出哪些问题?”学生稍加思索,问题便提出来了:“什么叫名堂?”“谁玩出了名堂?”“玩的是什么?”“怎么玩的?”……由疑而入,学生经过初读、自主读、逐段读等环节,弄清了课文是以“玩”为线索,以“名堂”为中心的。“玩”的实质是观察、好奇心和求知欲,“名堂”则是发明与创造。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探究交流,清晰地叙述出“玩”与“名堂”的关系。师生经过共同讨论交流,完成了以下板书:
二、板书设计要突出重点难点 教师在设计板书的内容时,要体现课文的中心、故事的高潮,要能引导学生把握课文重点,理解内容实质。在板书时,教师为了强化重点难点,通常使用不同颜色的粉笔书写和绘画,并用文字、符号、线条、图表等形式把教材内容具体化、直观化,使其具有独特的吸引力,也使学生受到艺术的熏陶和思维的训练。例如,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板书设计: 这样的设计,层次清晰,不仅揭示了文章的中心及作者的写作意图,还突出了教学重点,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板书设计要强化直观形象 板书设计具有直观性,可以体现知识的重点、难点,还可以帮助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教学人教版三上中的《花钟》,让学生了解“花儿开放的时间不一样”是教学重点之一。教学时,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在黑板上画了一个钟面。学生通过仔细阅读,在钟面上标出了各种花的开放时间,接着交流“植物开花时间不同的原因”,教师板书:
四、要创造性地设计多种形式的板书 在板书设计形式上,教师要勤于动脑,善于根据教材创造性地设计多种形式的板书。有的可以设计成以呈现关键词语为主的结构式板书,这样的板书便于学生从整体上掌握教材的结构特点和脉络层次;有的可以设计成突出课文重点的板书,这样的板书如同一个放大镜,可把文章的重点放大,将重点来个“特写”,有利于突破重点;有的可以设计成图示式或表格式板书,这样的板书类目清楚,条理清晰,便于学生自学课文;有的可以运用现代化信息手段,将事先制作的板书在课堂上依次展示,使静止、平面的板书,变成动态、立体的画面,这样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巧妙地使用折线、箭头、圈点、方框及各种特殊符号,创造性地设计出整齐、醒目、易懂、易记、主旨鲜明的板书形式,常常会给教学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桂林山水》的板书设计:
五、引导和鼓励学生参与板书设计 小学语文教学应“以学生为本”,不能让学生被动地获取知识,而要让学生在积极参与教学的过程中学习。教学中,教师应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引导和鼓励学生大胆设计板书,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具体教学活动中,可采取以下几种形式。 1.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编制图示、图表,在双边活动中完成板书。 如教学《富饶的西沙群岛》时,教师在学生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以课文结尾处“我发现课文是围绕一句话来写的”这句话为引子,引导学生找出中心句,教师随机板书: 2.教师把事先准备好的教材结构图表发给学生,由学生独立或组内合作完成。 如教学《美丽的小兴安岭》时,教师将课前制成的表发给各小组。 在小组合作中,每位学生先有选择地读一读,然后再说一说有哪些景物,喜欢哪句话,并说明为什么喜欢,其他同学补充或纠正错误,最后填写表格。这样既可转变教学方式,体现以学生为主的原则,又能使学生在活动中养成团队精神。 总之,只要善于使用上述方法提高板书设计有效性,就能清晰地展现课文作者的写作思路及文章结构层次;能准确反映出文章的主题,突出课文的重点与难点;能给学生一个直观的感觉,使学生一目了然地洞悉文章概貌;能让学生对课文有个系统的认知,准确地把握文章的内容与主题;能吸引学生注意,启发学生思考,从而理清文章的思路,抓住文章的要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