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频=倍频 x 外频
CPU的外频,通常为系统总线的工作频率(系统时钟频率),CPU与周边设备传输数据的频率,具体是指CPU到芯片组之间的总线速度。以CPU为主,内存和各种外围设备为辅,有许多设备要共同在一起工作,都必须正确无误,分秒不差。因此,它们必须要有一个固定的时钟来做时间上的校正,协调或者参考。这个时钟由主板上的时钟发生器产生,用来同步所有硬件功能的信号,这就是所谓的外频。
CPU的倍频,全称是倍频系数。CPU的核心工作频率与外频之间存在着一个比值关系,这个比值就是倍频系数,简称倍频。理论上倍频是从1.5一直到无限的,但需要注意的是,倍频是以0.5为一个间隔单位。外频与倍频相乘就是主频,所以其中任何一项提高都可以使CPU的主频上升。
CPU的主频,即CPU内核工作的时钟频率(CPU Clock Speed)。通常所说的某某CPU是多少兆赫的,而这个多少兆赫就是“CPU的主频”。主频越高,CPU的运算速度就越快。但主频不等于处理器一秒钟执行的指令条数,因为一条指令的执行可能需要多个时钟周期。对于CPU,主要看其速度,而主频越高,CPU速度就越快。
cpu的外频率和内存频率有关的。
一般外频和内存频率同步是相互性能发挥的最好的。
但现在的主板都支持外频和内存频率异步。以一定的比例,使他们的性能也发挥出来.。
看你的问题,你的cpu的外频是166mhz(工作频率),而内存最小的频率至少要有166mhz(ddr333),而你却用ddr266的内存,超频导致烧毁!!所以你要买ddr333或者ddr400的都可以!
1.主频,主频也叫时钟频率,单位是MHz(或GHz),用来表示CPU的运算、处理数据的速度。CPU的主频=外频×倍频系数。
2.外频,外频是CPU的基准频率,单位是MHz。CPU的外频决定着整块主板的运行速度。通俗地说,在台式机中,所说的超频,都是超CPU的外频(当然一般情况下,CPU的倍频都是被锁住的)相信这点是很好理解的。但对于服务器CPU来讲,超频是绝对不允许的。前面说到CPU决定着主板的运行速度,两者是同步运行的,如果把服务器CPU超频了,改变了外频,会产生异步运行,(台式机很多主板都支持异步运行)这样会造成整个服务器系统的不稳定。
3.前端总线(FSB)频率,前端总线(FSB)频率(即总线频率)是直接影响CPU与内存直接数据交换速度。有一条公式可以计算,即数据带宽=(总线频率×数据位宽)/8,数据传输最大带宽取决于所有同时传输的数据的宽度和传输频率。比方,现在的支持64位的至强Nocona,前端总线是800MHz,按照公式,它的数据传输最大带宽是6.4GB/秒。
4.CPU的位和字长,位:在数字电路和电脑技术中采用二进制,代码只有“0”和“1”,其中无论是“0”或是“1”在CPU中都是一“位”。
5.倍频系数,倍频系数是指CPU主频与外频之间的相对比例关系。在相同的外频下,倍频越高CPU的频率也越高。但实际上,在相同外频的前提下,高倍频的CPU本身意义并不大。这是因为CPU与系统之间数据传输速度是有限的,一味追求高倍频而得到高主频的CPU就会出现明显的“瓶颈”效应―CPU从系统中得到数据的极限速度不能够满足CPU运算的速度。
1、CPU的主频,即CPU内核工作的时钟频率(CPU Clock Speed)。通常所说的某某CPU是多少兆赫的,而这个多少兆赫就是CPU的主频。
2、主频速度越高速度并不一定越快。
在某种情况下,很可能会出现主频较低的CPU的实际运算速度比主频较高的CPU运算速度要来得快的现象。因此主频高低仅仅是CPU性能表现的一个方面,并不能代表CPU的整体性能。 一台电脑的配置高低不仅仅取决于CPU的好坏,还要看它的显卡、主板、内存、硬盘的参数的高低,只有综合性能高的电脑才算得上高配置。
因此,好的CPU也需要其他硬件的支持才能发挥最大的功效。买电脑的时候要先明白要用电脑做什么,如果只是查查资料、看看新闻、发发邮件;那么使用2GHz的双核CPU与使用1GHz的单核CPU并没有多大的区别。当然,如果是玩大型3D游戏的话,那么CPU的频率就十分关键了。因此,选择电脑的时候没有必要一味的追求高配置,应当把性价比作为首要的考虑因素。
知识拓展
CPU倍频,全称是倍频系数。CPU的核心工作频率与外频之间存在着一个比值关系,这个比值就是倍频系数,简称倍频。 理论上倍频是从1.5一直到无限的,但需要注意的是,倍频是以0.5为一个间隔单位。外频与倍频相乘就是主频,所以其中任何一项提高都可以使CPU的主频上升。
关系:CPU的工作频率总是基于主板总线频率的倍数而倍频得来的,如某电脑CPU为1.7G,其CPU的工作频率就是从533*3=1699Mz,即1.7G。 系统运行时,不管主板总线频率和CPU的频率有多高,其运行速度总是受限于最小速度的内存频率,这就像在一条输水管道中,不管有多少节粗管道,其输水效率总是由最细的一节管道来决定和限制的。
1、CPU的主频,即CPU内核工作的时钟频率(CPU Clock Speed)。通常所说的某某CPU是多少兆赫的,而这个多少兆赫就是“CPU的主频”。CPU的主频表示在CPU内数字脉冲信号震荡的速度,与CPU实际的运算能力并没有直接关系。由于主频并不直接代表运算速度,所以在一定情况下,很可能会出现主频较高的CPU实际运算速度较低的现象。
2、内存主频和CPU主频一样,习惯上被用来表示内存的速度,它代表着该内存所能达到的最高工作频率。内存主频是以MHz(兆赫)为单位来计量的。内存主频越高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内存所能达到的速度越快。内存主频决定着该内存最高能在什么样的频率正常工作。目前较为主流的内存规格是DDR3,这种规格的内存比较常见的频率有1333MHz和1600MHz两种。
3、外频、内存频率与CPU的前端总线的关系。
在以前P3的时候,133的外频,内存的频率就是133,CPU的前端总线也是133,三者是一回事。P4的CPU,在133的外频下,前端总线达到了533MHZ,内存频率是266(DDR266)。问题出现了,前端总线是CPU与内存发生联系的桥梁,P4这时候的前端总线达到533之高,而内存只有266的速度,内存比CPU的前端总线慢了一半,理论上CPU有一半时间要等内存传数据过来才能处理数据,等于内存拖了CPU的后腿。这样的情况的确存在的,845和848的主板就是这样。
于是提出一个双通道内存的概念,两条内存使用两条通道一起工作,一起提供数据,等于速度又增加一倍,两条DDR266就有266X2=533的速度,刚好是P4 CPU的前端总线速度,没有拖后腿的问题。外频提升到200的时候,CPU前端总线变为800,两条DDR400内存组成双通道,内存传输速度也是800了。所以要P4发挥好,一定要用双通道内存,865以上的主板都提供这个功能。但845和848主板就没有内存双通道功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