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打开记忆的小窗,我想起了上个学期的一天,想起了那感动人心的一幕……
那天,我们学校请来了一个外地的教授,给我们讲了一堂生动的感恩教育课。他在台上生动地讲了许多关于感恩的事例,使同学们都深有感触。随后,他叫同学们上台去诉说埋在心底已久的肺腑之言。我以为不会有人上去的,可是结果却使我始料未及。同学们都纷纷上了台。他们,想一股洪流,庄严而又无法阻挡地,走上了台。几乎每个同学的眼眶都是湿润的。他们在台上和自己的父母进行着心与心的对话,承认自己的过错与表示以后要好好学习好好报答父母的决心……
也许是被这种气氛感染了吧,我心头微微一震,只觉得有一股洪流,从心底涌来,冲出了我的眼眶,我哭了。可是我没有将泪水擦去,任它打湿我的脸庞,打醒我那颗不知感恩的心。
是啊!我怎么能不知感恩呢?从我呱呱坠地,到长大成人,哪样不是父母的功劳啊!爸,妈,是你们,陪我走过不知多少个春夏秋冬。是你们,陪我走过道道坎坷,次次挫折。是你们,陪着我走出歧途,走向光明。在我受委屈的时候,是你们,丢下手中的工作,跑到我身边安慰我,劝导我。在我作业没完成,却早已被疲惫催去睡觉的时候,是你们,陪伴着我写完作业,知道夜深人静。其实你们比我更累啊!在我病倒的时候,是你们,守在我的床边无微不至地关怀着我,给我倒水喝,给我送来好吃的东西。在天气忽然变冷的时候,是谁?又千里迢迢地给我送来衣服和手套?
爸爸,妈妈,你们给我的爱,是多么的伟大呀!如甘霖,似雨露,滋润着我。它如同阳光,永恒而温暖;又似春雨,温柔而细腻。它会穿透层层屏障,洒落到每一个有我的地方,每一个有我的日子;它会拥抱我的哭泣,我的欢笑;它会为我撑起一把伞,铺成一条路,填平一切坎坷。
爸爸,妈妈,你们给我的爱,是多么的无私呀!可我却不知道感恩。请原谅我儿时的无知吧!从此我一定会好好学习,学会感恩,好好报答你们的!
滴水之恩必将涌泉相报。可是你们给我的,是整个海洋啊!
啊!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第二篇:
暑假里,我上了英语补习班,在每个星期天都要到邻居家去上英语课。其实说是上补习“班”只是为了好听,因为那儿只有我一个人。
这一天,我又来到邻居李伯伯家。我一个人正在那里默默地背着英语单词,突然,我听见有“滴答、滴答”的滴水声。如果不仔细听的话,是很难听出来的。我感到很奇怪,好奇心促使我想过去探个究竟。于是,我便放下了手中的英语课本,顺着声音找了过去。原来,是李伯伯家的水龙头在漏水!我想,我得想办法把水龙头给拧紧了,做件好事。于是我便快步走了过去,想把水龙头给拧上。可是由于水龙头长期漏水的原因,阀门已经锈死了,我试了好几次都拧不动。最后,我两只手紧紧地握住了阀门,使出了浑身的解数使劲一拧,只听“砰”的一声,阀门竟然被我给拧下来了!于是一股强有力的水柱从里面喷涌而出,立刻便把我浇成了一只落汤鸡。我呆呆地站在了一旁,心想,这下我又惹祸了!怎么办才好呢?随后,我急忙拿起被我拧下来的那个阀门想重新拧上,可是阀门断了,任凭我怎么拧也拧不上。后来我又拿抹布去堵,但由于压力太大,怎么堵也堵不上。不一会儿,地上已经满是积水了。
很快,大人们都闻讯赶来了,李伯伯也被吵醒了。人们都在七嘴八舌在说我,一会儿说“男孩子就是淘气”,一会儿说“就是欠管教”之类的话。这时妈妈也来了,训斥我说:“净给我惹祸。”只有其中的一个叔叔不声不响地削了一个木塞,过去把水管给堵住了。
听了大人们的话,我难过极了。我本来是想做一件好事的,谁承想却变成了这个样子。现在是怎么说也说不清了,我只有伤心地哭了。
第三篇:
太阳总是东升西落,竞争总是像潮水一般潮起潮落。而被大浪淘出来的则是一些在海底里没有自己位置的小虾米。
虹为何总是在雨后露面,而竞争则是在一个艰苦的环境下的“极乐”世界。
竞争如电梯,竞争如擂台,而竞争的一个过程则是竞赛。
人生能有几回搏。而我便因为搏而被搏倒了。但,我决不认输,一哭了之……
在我出生至现在有大搏两次,小搏近十次,微搏如繁星。大搏是最难的了,可是百里挑一,所以被搏倒的可能很大。
一次,我无意间在报纸上看见了“青少年文学小记者大赛”。我决定报名,于是我鼓足了信心。竞赛共分两项:一、演讲,二、写作。于是我精心准备,起早贪黑。
日子一天天的过去,那个给我肯定的日子来了,在以上的考核中,成绩出来了,而我在几百人里排前十名。
“公布,公布,第一名,第二名……”我只得了第五名,我上了领奖台后,我才知道,只有前三名可以入选。于是我捧着奖状跑出了礼堂,我躲在一棵大树下,“风雨交加”我输了?是我吗?我的努力呢?在这些问题上,我泪如雨下。这就是我第一次因为写作方面的不理想。我哭了,但我心不认输。
那一次我哭了,因为我的不足。
那一次我哭了,因为我的努力已成为了一缕轻烟,随风飘散。
竞争,我哭了。
那一次我虽哭了,但我永不言败,因为在泪水的背后,我会成功,我一定是奖杯或是奖状,而是那份“泪珠儿”。
请采纳答案,支持我一下。
我在《东南商报》中国新闻版面上看到这么一则新闻,那是一张照片引起了我的注意,一位矮小的男孩在马路排水沟中低着头专注地干着什么。我的好奇心顿起,忙去浏览相关文章。《“公路边写作业的娃”感动网络》是这张照片文字标题。相关文中写到:一条蜿蜒崎岖的乡村公路边,一位小男孩佝偻着身子,以沟代凳子,以路沿为桌子,奋笔写着作业。即使有车辆经过,他也不为所动,眉宇间透出的认真劲儿无不让人为之动容并新生别样情愫。当记者去采访时,这名叫张豪的重庆乡村三年级男生回答说:“在公路边做作业是因为感觉外面比家里亮,”张豪从小就与爷爷奶奶相依为命,家里仅有一盏日光灯,日子过得很清贫........看到这里,我觉得鼻子酸酸的。张豪在这么差的环境下,还这么努力学习太不容易了。和他相比,我简直是生活在蜜罐里。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面对着一大堆学习用品,却不知道珍惜节约。还常常要求爸爸妈妈买这买那,哎,我太不懂事了!从现在开始,我也想小张豪那样懂事,那样重视学习。小张豪肯定比我更加明白学习的学习的重要性。因为只有知识才能改变命运,只有知识才能创造财富。小张豪,从今天开始,我们一起努力,共同进步吧!
2009年1月16日晚7点左右,商丘市睢阳宾馆,服务员卢振英在二楼服务台值班时,捡到了一个装有18万元的纸提袋。面对如此巨额的款项,她仍然没有动心,在等不到失主的情况下,她提着纸袋,沿着楼层一间间房的寻找,最终在确认了失主身份的情况下,将巨款完完整整的归还给了失主。感激的失主拿出1万元要酬谢她,也被她坚决拒绝了。要知道,她一个月的工资仅仅为六、七百元,1万元就相当于她1年的工资啊!
也许有人会说卢振英的行为很傻,当时又没有人看见,如果把这笔钱留下来,或许她就不用在宾馆打工了,或许她也可以当个小老板,从此安安稳稳的过日子……
但是“傻子”卢振英选择了前者。
“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能要!”很朴实的一个念头,促使她放弃了这意外之财。
人心都是肉长的,如果失主是自己,如果有人拾到了却不归还,那该是一种怎样的焦急心痛啊!
看完这则新闻,我想到了很多东西……
其实在我们的祖国,像卢振英这样的,或者类似于她的傻子还有许许多多。
就说军人吧,他们离开家乡,离开亲人,为了祖国的安宁,舍小家、保大家,在遥远的北疆、孤独的海岛,镇守国土……也许在他们的军人生涯中,不会出现令人热血沸腾的战争场面,但是,他们用自己的青春,谱写了一曲新的战歌!
还有我们英勇的警察,和平的年代虽然没有战争,但是却总有一些人铤而走险,为了一已私利,穷凶极恶。为了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为了国家集体的利益不受侵犯,他们默默地行使着自己的职责,甚至为此不惜献出自己的生命!
妈妈说,在我们的祖国,不仅只有这些“傻子”。各行各业,在那些普普通通的劳动者中,到处都有这样的人!消防员为了救火而牺牲,教师为了学生甘守清贫,工人为了企业付出心血、农民为了土地灌溉汗水……就连她自己,也是这其中的一员。
以前,每当我见到路旁捡垃圾的清洁工,我总会捏着鼻子绕过他。可通过那件事,我却对他刮目相看。
那是一个乌云密布的夏天,顷刻间,豆大粒的雨似断了线的珍珠从天而降。由于我没带雨具,只好向着家中狂奔而去。
路途中,我又见到活了七十多个春秋扫马路的老爷爷。他那古铜色的脸上从不会露出笑容。
也许是对工作负责任吧!他没有拿上雨具,就冒着雨去追那个被风刮跑的塑料袋。我只是在路旁呆呆的望着他。风停了,他艰难的弯下腰去捉那只塑料袋。风儿好像在戏弄他,又把那袋子刮起来。老爷爷又用手敲了敲后背,困难的站了起来,又向那刮起的袋子抓去。雨下得更大了,我不知道自己流的是眼泪还是雨水。老爷爷还是拼命的抓那个调皮的塑料袋。也许是风儿感动了吧,它停了下来。袋子落在了地上,老爷爷伸出手弯下腰抓到那塑料袋。他直起腰,不知他头上是汗水,还是雨水。但,更多的是汗水。他全身都湿透了,正艰难地向亭子走来,他显得更加苍老了。好几次他险些摔到。疲惫的他最终昏到在地上,那个塑料袋飞向了天空。我迅速跑了过去,扶起老爷爷。雨下得更大了,我的眼泪再一次流了下来。
就是在那个下雨的天里,老爷爷走了。但,我就是在那个下雨的天里,我理解了他。 每当我走到那段路上,我仿佛总能见到老爷爷的身影,每一次,都让我含泪奔去……
楼下小园(我自己写的)
我家楼下有个小园,过去是我的天堂,现在是我妹妹的天堂,我们喜欢那里,爱那里。
不必说小园中发芽的小草,美丽的小花,短短的小凳,树上的鸟巢,也不必说爬行的蚂蚁,池叶的小虫,健康的苍蝇,飞翔的小鸟,但是长长的灰墙根一带,就有无限乐趣。。。。。。。。绿叶被捣成绿汁涂抹在墙上,倒立时的脚印也还清晰可见,偶尔有几只小鸟落在小园嬉戏,小朋友还常常向上扔石头。
(下面还有一段,如果不够就告诉我,我把下面那段也发上)
我和小动物的故事---奶奶家的大花猫 。
奶奶家有只大花猫,它已经八岁了,相当于人到了五十岁的年龄,显然已经算“老爷爷”了。但手脚还是很灵活,上房、上树都不成问题。
这只猫长的非常胖,大概是奶奶总喂它好吃的吧!它的身子大部分是黄褐色,之间布满了灰色和黑色的条纹,一对棕色的耳朵警惕的竖立着,两只眼睛像灯泡一样亮,时圆、时细。
大花猫非常懒,我习惯叫它“懒虫”。每天它吃完了就睡,睡完了又吃,到了晚上它也不去捉老鼠。有一天中午,我实在看不惯它那懒洋洋的样子,按捺不住自己的心情,拿着柳枝,冲进屋子训了它一顿,它好象听懂了,灰溜溜的出去了,我跟着它到了外面,满以为它已经痛改前非去“辛勤工作”了,谁知,它溜到草垛,晒着暖暖的太阳又呼呼大睡起来。
“懒虫”也非常调皮,一天我写作文的时候,要抄用一下门口的对联,就出去看了看,回来后,看见“懒虫”坐在我的位置上正在专心致志的啃我的笔,我火冒三丈,使劲把它往下推,“嘿!”它就是不下去!我给你来点厉害的,我把我大伯叫了过来,大伯一下子把懒虫赶到了地下,这一下子“懒虫”好象摔的不轻,它坐在地上半天才“明白过来”,我心理暗自高兴:“哼!小样儿,跟我玩,你还嫩点!”正当我洋洋得意的时候,忽然懒虫一个鲤鱼打挺“嗖”的一下钻入的柜下,还没有等我反映过来,柜下传来吱吱的惨叫,仔细一看,大花猫的嘴里多了一只肥大的老鼠。这时懒虫翻着眼睛看了我一眼,迈着平稳的步伐四平八稳的走了出去,示威似的。
这就是奶奶家的花猫,懒惰,调皮但关键时刻还不失“英雄本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