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助词的“的、地、得”在句中的语法作用,是分别作定语、状语、补语的标记。以下是具体用法:
1、的——定语的标记,一般用在主语和宾语的前面。结构形式一般为:形容词、名词/代词+的+名词。
2、地——状语的标记,一般用在谓语(动词、形容词)前面。结构方式一般为:形容词/副词+地+动词/形容词。
3、得——补语的标记,一般用在谓语后面。结构形式一般为:动词/形容词+得+副词。
形容词 +『的』 + 名词 = 美丽的花 / 香喷喷的饭菜\x0d\x0a副词 + 『地』 + 动词 = 认真地听/ 仔细地看 / 玩了命地吃\x0d\x0a动词 + 『得』 + 形容词 = 干得漂亮/ 杀得痛快 / 喝得烂醉 / 炒得沸沸扬扬\x0d\x0a\x0d\x0a希望能帮到你~。
自教初中语文以来,在批改学生作文中,我发现许多同学不会正确使用“的,地,得”三个字,往往混淆使用。一篇文章中,正确使用“的,地,得”,是最基本的语文知识。如果随意使用这三个字,会降低文章的质量,给人一种写作不严谨的印象。
下面我普及一下使用“的,地,得”的基础知识:
一、“的,地,得”的用法 。
1,“的”后面跟的是名词,表示事物名称的词或词语:
如: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妈妈、慈祥的老人、美丽的姑娘、蓝蓝的天空、清清的河水、我的爸爸、寂静的教室、鲜红的红领巾、祖国的花朵、可爱的孩子、冉冉升起的太阳……
2、“地”后面跟的是动词,表示动作的词或词语:
如:开心地笑、大声地哭、拼命地跑、疯狂地打、从容不迫地说、用力地踢、咬牙切齿地说、高兴地跳、风似地飞奔……
3、“得”后面跟的是形容词,形容事物状态的词或词语,表示怎么怎么样的,“得”的前面跟的多数是表示动作的词或词语:
如:跑得很快、瘦得皮包骨头、红得发紫、乐得合不拢嘴、惊得瞪大眼睛、扫得干干净净、笑得真开心……
备注:
如果“de”的后面是“很、太、真”等这些词,一般用“得”。
如:绣得真好看、说得太好了、高兴得很、玩得真开心……
有一种情况,如“他高兴得一蹦三尺高”这句话里后面的“一蹦三尺高”虽然表示动作的,但是它是形容心情“高兴”到什么程度的,所以应该用“得”。
二、“的、地、得”的读音 。
“的、地、得”是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最高的三个结构助词,都是起连接的作用,它们在普通话中都各自有着不同的读音,但当它们附着在词、短语、句子的前面或后面,表示结构关系或某些附加意义的时候都读轻声"de",没有语音上的区别。
在书面语言中有必要写成三个不同的字,这样可以区分它们在书面语言用法上的不同,这样用法使书面语言更精确,表达意思更明白。
三、“的,地、得”的用法公式 。
定语+的+名词
状语+地+动词
补语+得+形容词
总结:
“的”前面的词语一般用来修饰,限制"的”后面的事物,说明后面的事物怎么样,是定语。如:“美丽的姑娘”,说明姑娘长得漂亮。
“地”前面的词语一般用来形容“地”后面的动作,说明“地”后面的动作怎么样,它前面是词或词组,是状语。如:“拼命地跑”,说明人物用尽力气,全力以赴地跑。
“得”后面的词语一般用来补充说明“得”前面的动作怎么样,它的前面是动词或形容词。如:“瘦得皮包骨头”,补充人物太瘦,瘦成什么样呢,瘦得浑身没有肌肉。
以上是文章中使用“的、地、得”的基础知识,希望同学们认真记住,细细揣摩,在以后的作文中,正确使用这三个字,力求文章意思表达准确,完整,使写作水平逐步提高,文章越写越好。
用于词语词性不同。
的,一般用在主语和宾语的前面。地一般用在谓语(动词、形容词)前面。得一般用在谓语后面。
“的”、“得”、“地”为虚词时,不能充当句子的主体成分,只能和其它的词连在一起作定语、状语以及作补语。
1、的:一般用在主语和宾语的前面。
“的”前面的词语一般用来修饰、限制“的”后面的事物,说明“的”后面的事物怎么样。如:颐和园(名词)的湖光山色(主语)美不胜收。
2、地:一般用在谓语(动词、形容词)前面。
“地”前面的词语一般用来形容“地”后面的动作,说明“地”后面的动作怎么样。如:她愉快(形容词)地接受(动词,谓语)了这件礼物。
3、得:一般用在谓语后面。
“得”后面的词语一般用来补充说明“得”前面的动作怎么样。如:他们玩(动词,谓语)得真痛快(补语)。
扩展资料
在汉语中,助词与连词、介词、叹词同属于虚词,不能表示概念,但是可以表示语法结构或是各种语气。
在句子中无实义,也没有统一的语法功能,不能单独使用,是独立性最差的一种词。通常在白话文中,助词被念为轻声。
汉语中的助词分为语气助词、结构助词和时态助词三种,而语气助词又称“语气词”,也有人认为“语气词”是应该是一种独立的词类。
前缀的结构助词,有时不容易理解,举个例子:“这件事早就被大家所知道了”。此处的“所”,就表示“大家”和“知道”之间的从属关系。
“的、地、得”三个字在五四运动之前并没有严格的分别,在旧时文学作品中常有混用的现象。
在日语中,助词用于体言、准体言以及修饰语间,表示它们的位格关系,或是为前置的词汇增添意义,居于相当重要的地位。本身没有实质的意义、不能单独使用,也没有词形变化。分类上各家说法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