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仓之战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第二次北伐期间发生的一场重要战役,发生于公元228年末至229年初。此战以蜀军围攻陈仓城不克而退告终,是三国历史上著名的守城战例之一。
战役背景
诸葛亮在第一次北伐失利后,总结经验,于同年冬季再次出兵。他吸取上次因粮草不继而退兵的教训,此次准备充分,并选择出其不意地进攻魏国防御相对薄弱的陈仓(今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陈仓地处关中要道,是连接汉中与关中的战略枢纽,若能攻克,可为后续北伐奠定基础。
双方统帅
蜀汉方面由诸葛亮亲自统军,兵力约数万人。魏国方面,守将为曹魏将领郝昭,时任守将,兵力仅千余人。魏明帝曹叡得知消息后,急令大将张郃率军增援,同时司马懿亦在调度后方支援。
战役经过
诸葛亮大军抵达陈仓后,立即展开围攻。蜀军使用云梯、冲车、井阑等多种攻城器械,并尝试挖地道进攻。然而郝昭早有防备,指挥若定,针对每种攻法均有应对之策:用火箭烧云梯,以磨盘砸冲车,于城内横向挖掘地道拦截蜀军地道。双方激战二十余日,蜀军未能破城。
与此同时,魏国援军日益逼近,蜀军粮草再次出现不足。诸葛亮见久攻不下,且形势不利,遂下令撤军。在撤退途中,蜀军设伏击败追击的魏将王双,取得小胜后安然退回汉中。
历史评价
陈仓之战虽以蜀军无功而返结束,但展现了诸葛亮用兵之灵活与郝昭守城之坚毅。此战也反映出蜀魏之间国力的差距:蜀汉难以长期维持大规模远征,而魏国凭借纵深与资源,可依托坚城消耗敌军。此战后,诸葛亮调整战略,将北伐重点转向陇西方向。
主要史料来源:《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三国志·魏书·明帝纪》《资治通鉴·卷七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