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祖武皇帝,沛国谯人也
太祖武皇帝,沛国谯人也,姓曹,讳操,字孟德,汉相国参之后。桓帝世,曹腾为中常侍大长秋,封费亭侯。养子嵩嗣,官至太尉,莫能审其生出本末。嵩生太祖。
太祖少机警,有权数,而任侠放荡,不治行业,故世人未之奇也。惟梁国桥玄、南阳何颙异焉。
举义兵,讨董卓
灵帝崩,太子即位,何进谋诛宦官,欲召董卓入朝。卓未至而进见杀。卓到,废帝为弘农王而立献帝,京都大乱。卓表太祖为骁骑校尉,欲与计事。太祖乃变易姓名,间行东归。
至陈留,散家财,合义兵,将以诛卓。冬十二月,始起兵于己吾。
初平元年春正月,后将军袁术、冀州牧韩馥、豫州刺史孔伷、兖州刺史刘岱、河内太守王匡、勃海太守袁绍、陈留太守张邈、东郡太守桥瑁、山阳太守袁遗、济北相鲍信同时俱起兵,众各数万,推绍为盟主。太祖行奋武将军。
挟天子以令诸侯
建安元年秋七月,公遂至洛阳,奉迎天子幸许。自天子西迁,朝廷日乱,至是宗庙社稷制度始立。
公之围壶关也,下令曰:“其围堑之始成,皆斩首捕虏,然后进之。”围堑既成,乃令曰:“城中皆降。”
公至自征,自击乌丸,斩蹋顿及名王已下,胡、汉降者二十余万口。
崩于洛阳
二十年春正月,天子命公承制封拜诸侯守相。冬十月,军至陈仓,公自南入散关,至阳平。二十一年春二月,公军出斜谷,以临汉中,遂至阳平。夏五月,引军还长安。
二十五年春正月,至洛阳。庚子,王崩,年六十六。谥曰武王。二月,葬高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