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技巧与方法详解
在撰写论文时,概念部分通常需要引用和解释已有的理论、定义和学术观点。由于这些内容在学术界有相对固定的表述方式,不同作者在描述同一概念时往往会使用相似的语言结构和术语,导致查重系统识别为重复内容。
此外,初学者可能习惯直接复制权威文献中的定义,缺乏对概念的个性化解读,这也是导致重复率高的重要原因。
用自己的语言重新表述原概念。例如,将被动语态改为主动语态,调整句子结构,替换同义词等。
原句: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的发展模式。
改写:可持续发展强调在保障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必须为未来世代保留充足的资源和环境条件,实现跨代际的平衡发展。
将长句拆分为多个短句,或合并多个短句为复合句,改变原有的句子节奏和结构。
在解释概念后,加入自己的理解、评价或与研究主题的联系,使内容更具原创性。
将复杂的概念关系通过流程图、示意图等方式呈现,文字描述则侧重解释图表内容。
不要只依赖单一文献,综合多个权威来源对同一概念的描述,融合成自己的表述。
论文概念部分的降重不是简单的文字游戏,而是对学术内容的深度理解和创造性表达。通过释义、重组、增加个人见解等方法,可以在保持学术严谨性的同时有效降低重复率。关键在于培养独立思考和学术表达能力,让概念阐述成为论文的亮点而非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