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为什么回复审稿意见至关重要?
当您的SCI论文收到"Major Revision"或"Minor Revision"的决定时,意味着审稿人认可了您研究的潜在价值,但需要进一步完善。高质量的修改回复是决定论文最终能否被录用的关键环节。据统计,超过60%的返修论文因回复质量不佳而被拒稿。
核心原则: 尊重、专业、具体、有理有据。审稿人投入了宝贵时间审阅您的稿件,应给予充分尊重。
回复前的准备工作
1. 冷静分析审稿意见
收到意见后,不要立即回复。建议:
- 先通读所有意见,了解整体要求
- 区分"必须修改"和"建议性修改"
- 识别技术性问题与表达性问题
- 与合作者共同讨论,集思广益
2. 制定修改计划
针对每条意见,确定:
- 是否需要补充实验或数据分析
- 是否需要调整论文结构
- 需要修改的图表或文字部分
- 完成各项修改的时间安排
标准回复格式与结构
通常需要提交两个文件:
- Response Letter:逐条回复审稿意见
- Revised Manuscript:标注修改痕迹的稿件
Response Letter的标准结构:
- 礼貌的开头致谢
- 逐条回复(建议使用表格形式)
- 说明其他修改(如语言润色等)
- 礼貌的结尾
审稿人意见: 实验样本量较小,可能影响统计效力。
作者回复: 感谢审稿人的宝贵意见。我们完全同意样本量是本研究的局限之一。为此,我们:
1) 在讨论部分增加了关于样本量局限性的说明(第8页,第3段)
2) 补充了功效分析,证明当前样本量已达到80%的检验效能(新增表3)
3) 在结论部分增加了对未来研究需要更大样本验证的建议
作者回复: 感谢审稿人的宝贵意见。我们完全同意样本量是本研究的局限之一。为此,我们:
1) 在讨论部分增加了关于样本量局限性的说明(第8页,第3段)
2) 补充了功效分析,证明当前样本量已达到80%的检验效能(新增表3)
3) 在结论部分增加了对未来研究需要更大样本验证的建议
不同类型意见的应对策略
技术性问题
涉及实验设计、数据分析、方法学等:
- 如意见合理,应补充实验或重新分析数据
- 如无法补充实验,需提供充分的理论解释
- 引用相关文献支持您的观点
解释性问题
对结果解释的质疑:
- 重新梳理逻辑链条
- 补充必要的讨论
- 考虑其他可能的解释并进行对比分析
文献相关问题
指出遗漏重要文献:
- 立即查找并阅读相关文献
- 在引言或讨论部分恰当引用
- 说明您的研究与这些文献的异同
常见错误与避坑指南
绝对避免:
- 直接反驳而不提供证据
- 简单回复"已修改"而不说明具体位置
- 忽视审稿人的合理建议
- 回复信中出现不礼貌用语
- 修改稿件但未在回复信中说明
实用模板参考
通用回复句式:
• 感谢审稿人提出这一重要问题...
• 我们已在第X页第X段进行了相应修改...
• 根据您的建议,我们补充了...
• 我们理解您的担忧,但基于...我们认为...
• 这是一个很好的建议,我们已在...中增加了...
• 我们已在第X页第X段进行了相应修改...
• 根据您的建议,我们补充了...
• 我们理解您的担忧,但基于...我们认为...
• 这是一个很好的建议,我们已在...中增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