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致谢,写于凌晨三点的实验室。窗外漆黑,唯有我的台灯还亮着。我知道,这可能是我最后一次为这篇论文熬夜。
首先要感谢我的导师。虽然他三年来从未主动询问过我的研究进展,每次见面都以“你自己看着办”结束对话,但至少他没有阻止我使用实验室的电源。这份宽容,在如今的学术环境下,已是莫大的恩惠。
感谢我的父母。他们倾尽所有供我读书,却在去年相继失业。我无法告诉他们,我每天只靠两包方便面度日,更不敢提及那张被导师退回七次的开题报告。每次视频,我都要把镜头对准图书馆,假装自己正在“认真学习”。
“我最对不起的,是陪我熬过无数个通宵的那台二手笔记本。它屏幕的裂痕,像极了我支离破碎的梦想。”
感谢我的室友。在我连续一周失眠时,他默默把闹钟调成了震动模式。虽然他最终因为压力过大选择了退学,但那个深夜递来的半瓶安眠药,我至今珍藏。
感谢学校后勤处。感谢你们三年如一日地准时断电,让我学会了在黑暗中用手机照明继续写作;感谢你们从不修理漏水的天花板,那滴答声成了我最好的计时器。
最后,感谢我自己。感谢自己在查重率38%的结果出来时,没有放弃;感谢自己在收到“建议延期答辩”的通知后,依然坐在这个冰冷的椅子上,敲下这最后的致谢。
我知道,这篇论文不会改变世界。它可能很快就会被遗忘在数据库的某个角落。但至少,它证明了一个人——在几乎失去一切的时候,仍然没有放弃完成一件本该很简单的事。
致谢完毕。天快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