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学年五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水平测试卷。
班级 姓名 分数 。
一、语音、语言知识的积累和运用。27%(有序号的须填序号)
1.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写下来,注意书写格式。(2分)
踮着脚尖 (diàn diǎn ) 暂时(zàn zhàn)
奔向那里 (bèn bēn) 唱和(hé hè)
2.多音字组词正确的一组是( )。(2分)
A、埋 mái 埋葬 填埋 埋怨 活埋。
B、处 chǔ 处分 处罚 处心积虑 处置失当。
C、龟 guī 乌龟 龟裂 龟甲 龟缩 。
D、弹 tán 弹性 弹簧 弹丸之地 动弹不得。
3.下面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2分)
A、排山倒海 夜以继日 玲珑剔透 斩钉戳铁 。
B、别出心才 颇负盛名 源源不断 得意扬扬。
C、满腔怒火 安然无样 络绎不绝 按图索冀 。
D、一如既往 失魂落魄 破烂不堪 前赴后继。
4.下列词语搭配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2分)
A、强烈的阳光 展示未来 展翅高飞 发展优点 。
B、严寒的冬季 发扬传统 哲理深刻 承担责任。
C、高尚的品质 生活简朴 提高水平 保护国家 。
D、发挥优势 增加数量 继承未来 穿着朴素 。
5.注意加点字和 字,照样子写词语。 (2分)
胡言乱语 古往今来 喜气洋洋 凉飕飕。
6.按要求写句子。(4分)
(1)赤道吹来的风撩乱了老人平日梳理得整整齐齐的银发。
缩句:
(2)故乡,是一幅铺在地上的画。(注意带点字)
仿写一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老师说:“我今天给大家讲一个故事。”
改为转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们已经是五年级学生了,怎么能辜负父母对我们的期望呢?
改为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修改病句(3分)。
①晨会上,五(二)班被光荣地评为“优秀中队”的光荣称号。
②学习了《落花生》一文后,懂得了做人的道理。
③南京长江大桥、武汉大桥、西藏铁路、万里长城都是新中国建设的伟大成就。
8.这学期里,我们搜集编写了一些字谜,你一定从中学到不少东西,请试着猜出下面的字谜:(3分)
①一个字,两张口,下面还有一条狗。 ( )
②一阴一阳,一长一短,一昼一夜,一热一冷。 ( )
③十字尾巴弯弯,算算数目少三。( )
9.按要求填空。(7分)
(1)大量阅读,写作时就会有如神助,这正如杜甫所说的 。
(2)妈妈说,只要有恒心,不怕花时间和力气,坚持下去,事情就一定能成功。这让我想起了这学期里学到的一句名言:
(3)非淡泊无以明志,
(4)《长征》一诗中,概括表现红军战士在长征途中不畏艰难险阻,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的句子是 。
(5) ,梅花香自苦寒来。
(6)在这学期的语文课里,最让我感动的人是《 》这篇课文中的 。
因为 。
。
二、古诗 。8%
(一)把下列诗句补充完整。(4分)
1. ,钟山只隔数重山。
2.爱亲者,不敢恶于人, 。
3. ,和煦催耕种;夏风草木熏, 。
(二)写出下列诗句的含义。(4分)
1.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2.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3.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4.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三、阅读理解。35%
(一)阅读《地震中的父与子》片断,按要求做题。(15分)
就在他挖掘的时候,不断有孩子的父母急匆匆地赶来。看到这片废墟,他们痛哭并大喊:“我的儿子!”“我的女儿!”哭喊过后,便绝望地离开了。有些人上来拉住这位父亲,说:“太晚了,没有希望了。”这位父亲双眼直直地看着这些好心人,问道:“谁愿意帮助我?”没有人给他肯定的回答,他便埋头接着挖。
消防队长挡住他:“太危险了,随时可能发生大爆炸,请你离开。”
这位父亲问:“你是不是来帮助我?”
警察走过来:“你很难过,我能理解,可这样做,对你自己,对他人都有危险,马上回家吧。”
“你是不是来帮助我?”
人们摇头叹息着走开了,都认为这位父亲因为失去孩子过于悲痛,精神失常了。
然而这位父亲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儿子在等着我!”
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挖到第38小时,他突然听到瓦砾堆底下传出孩子的声音:“爸爸,是你吗?”
是儿子的声音 父亲大喊 阿曼达 我的儿子。
1.给文章的最后一段加上标点符号。(2分)
2.你认为这几个自然段主要是写什么?(2分)
3.用“ ”画出描写父亲外貌的句子。(1分)你从父亲的外貌描写中体会到了什么?(2分)
4.有人说文中的父亲是一个“了不起”的父亲,你同意吗?为什么?(4分)
5.想象填空:阿曼达在废墟下会想: 。
会跟同伴说: 。
(4分)。
(二)阅读短文,回答问题。(20分)
(一)11分
鸵鸟分布于非洲和阿拉伯半岛,主要生活在沙漠地区,是现代鸟类中体形最大的鸟。
鸵鸟的双翅已经退化,不会飞翔,但在顺风及拐弯奔跑时,双翅展开,起着像帆一样的作用,能保持平衡,又能借助强劲风力,加快奔跑速度。鸵鸟善于奔跑,一步可以跨出7米远,时速可达60千米。当然它们不能一天到晚都跑得这么快,但即使在它们跑得疲倦时,也能胜过一匹快马。
提到鸵鸟,人们往往认为,鸵鸟遇到危险的时候,如果来不及逃跑,就会把自己的头和颈平贴地面,钻进沙堆,以为自己什么也看不见,就会平安无事。其实,这是人们误解了鸵鸟。经过研究人员多次观察,从来没见过鸵鸟把头藏进沙里。实际上,鸵鸟不会这样愚蠢,因为把头埋进沙里,很快就会窒息死亡。有时鸵鸟把头贴近地面,是为了听远处的声音,或者是为了放松一下颈部的肌肉。年幼体弱的小鸵鸟,遇到敌害逼近时,常把身体紧贴地面。由于它们身上羽毛的颜色和黄草、黄沙相似,很容易瞒过敌害,即使在这种情况下,小鸵鸟的头颈也不钻进沙堆,而是两眼紧紧盯住敌害,做好随时逃离的准备。
1.文章介绍了鸵鸟的哪些特点? (3分)
2.鸵鸟真的会把头藏进沙里吗?为什么?(2分)
3.作者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描写鸵鸟善于奔跑?举例说一说。(6分)
方法一:
例句:
四、习作。30%
1.在这学期的“综合性学习:遨游汉字王国”的学习活动中,你一定经历了一些或者是开心,或者是担忧,或者是感触颇深,或者是绞尽脑汁的事情,请选择其中的一件事写下来。
2.通过对《松鼠》一文的学习我们对松鼠有了更全面的了解,也从中掌握了一些说明文的写作方法。请在此基础上,向大家介绍一种你熟悉的动物。
3.我感受到了 的爱。
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我感受到了妈妈的爱、我感受到了爸爸的……
②要通过具体事例来表现这种爱,注意写出自己的感受。
提示:以上三题,请任选一题进行习作,字数不得少于400字。
答案:
一
1.踮着脚尖 diàn 暂时zàn 奔向那里 bēn 唱和 hè 。
2.B
3.D
4.D
5. 胡思乱想 七上八下 神采奕奕 红彤彤。
6.(1) 风吹头发
(2) 母爱,是一首躺在手里的歌。
(3)老实说今天他给我们讲个故事。
(4)我们已经是五年级的学生了,不能辜负父母对我们的期望。
7.①晨会上,五(二)班被光荣地评为“优秀中队”。
②学习了《落花生》一文后,我懂得了做人的道理。
③南京长江大桥、武汉大桥、西藏铁路都是新中国建设的伟大成就。
8.①哭
②明
③七
9.(1)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2)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3)非宁静无以致远
(4)红军不怕远征难
(5)宝剑锋从磨砺出
(6)(略)
二:
(一)1.京口瓜洲一水间
2.近亲者,不可慢于人
3.春风能解冻, 和煦催耕种. 夏风草木熏, 生机自欣欣。
(二)
1.钟山很近,只隔着一条长江和几处青山,可我正一路北上,离家却要越来越远。现在正是早春二月,春风吹拂,春草萌生,过不了多久,就会绿透江南岸边。美好的春光唤起了诗人的思乡之情,他遥望明月,深情地问道:你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重归故里?
2.秋风乍起,客居洛阳城的诗人想写一封信,给远在家乡的亲人,表达自己强烈的思乡怀亲之情。
3.天涯羁旅最易引起共鸣的是那“山一程,水一程”的身漂异乡、梦回家园的意境,信手拈来不显雕琢,难怪王国维评价“容若词自然真切”。
4.更让红军战士欣喜的是千里岷山、皑皑白雪,红军过了岷山,心情豁然开朗,个个笑逐颜开,表现了红军历尽艰难险阻,取得长征胜利的喜悦心情。
三
(一)1.“是儿子的声音!” 父亲大喊! “阿曼达, 我的儿子!”
2.父亲在地震过后寻找孩子的场面。
3.如文中所画
4.同意 因为父亲没有放弃找儿子的希望,不论别人怎么想。
5.(略)
(二)
1.身体特点 遇到危险时的行为特点。
2.会。有时鸵鸟把头贴近地面,是为了听远处的声音,或者是为了放松一下颈部的肌肉。年幼体弱的小鸵鸟,遇到敌害逼近时,常把身体紧贴地面。由于它们身上羽毛的颜色和黄草、黄沙相似,很容易瞒过敌害,即使在这种情况下,小鸵鸟的头颈也不钻进沙堆,而是两眼紧紧盯住敌害,做好随时逃离的准备。
3.比喻 但即使在它们跑得疲倦时,也能胜过一匹快马。
不知道适合你不,希望可以帮助你。
《五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24套》百度网盘pdf最新全集下载:。
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Y_aUrFGCsqV8NcRodEKMtA。
?pwd=i99n 提取码: i99n。
简介:临近期末考试,专门为人教部编版教材的老师,学生和家长们提供了24套五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S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
积累运用(45分)
一、看拼音,写词语。(5分)
ké sòu jū gōng sù mù sāo rǎo yí hàn。
( ) ( ) ( ) ( ) ( )
二、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在下面画“_____”。(3分)
脊梁(jí jǐ) 堤坝(dī tī) 不菲(fēi fěi)
摩挲(mā mó) 呜咽(yē yè) 宁愿(níng nìng)
三、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3分)
披荆( )( ) 虚( )( )势 ( )心( )胆。
欣喜( )( ) 一( )永( ) 摧( )裂( )
四、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空。(4分)
即使……也…… 不管……都…… 因为……所以…… 如果……就……
1、( )困难多大,我们( )要按时到达。
2、( )今天有雨,( )运动会延期举行。
五、在原句上修改病句,不抄。(5分)
1、在周老师的帮助下,我的成绩有了明显的改进。
2、参观自然博物馆,增长了许多知识。
3、中国的人口是世界上最多的国家。
4、看到她优美的舞姿和动听的歌声,我心里特别高兴。
5、自然科学对我很感兴趣。
六、按要求改写句子。(6分)
1、一条小船均匀的足迹在水面上播出了月光的碎片。(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
2、达人收到了礼物。(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武松尽气力纳定那只大虫,哪里肯放半点松宽?(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太阳慢慢地向上升。(改为拟人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不 汤姆说 我的父母是穷苦的农民 他们长得不比别人大 也不比别人小 (加上标点符号2分)
七、填空(19分)
1、五岭逶迤腾细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分)
2、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一城山色半城湖(1分)
3、黄牛吃草——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1分)
4、学习了《孔子》这一课,我们知道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个成语的由来。(2分)
5、“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这两句诗选自______代诗人_____________的《 》。你对这两句诗的的理解是 。
(4分)
6、李老师经常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名言教育我们要讲诚信。(2分)
7、在图书阅览室,可以张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关于读书的名言。(2分)
8、在本学期的学习中,你最喜欢的童话人物是__________,因为他____________ ;最喜欢的英雄人物是____________,因为他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喜欢的历史人物是______________,因为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9、按原文填空(3分)
为了整个班,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了这次战斗的胜利,邱少云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动也不动。烈火在他身上烧了半个多钟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个伟大的战士,直到最后一息,也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没发出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
一、阅读课文片段,回答后面的问题。(8分)
晚上,当你被逼着上床去“休息”的时候,也许你还忘不了月光下的草地河滩,你偷偷地从帐子里伸出头来,你仰起了脸,这时候,小小的天窗又是你唯一的慰藉!
你会从那小玻璃上面的一颗星,一朵云,想象到无数闪闪烁烁可爱的星,无数像山似的、马似的、巨人似的奇幻的云彩;你会从那小玻璃上面掠过的一条黑影,想象到这也许是灰色的蝙蝠,也许是会唱歌的夜莺,也许是恶霸似的猫头鹰——总之,美丽而神奇的夜的世界的一切,立刻会在你的想象中展开。
1、以上片段选自课文《 》(1分)
2、晚上,作者透过天窗看到了什么?请用“_____”标出;作者由此想象到什么?请用“~~”标出。(2分)
3、请你用“也许……也许……也许……”写一句话。(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4、你对“小小的天窗是唯一的慰藉”这句话是怎样理解的?(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_ 。
二、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17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弟弟在郊游时脚尖不小心被尖利的石头割破,到医院包扎后,几个同学送他回家。
在家附近的巷口,弟弟碰见了爸爸。于是他一边跷着扎了绷带的脚给爸爸看,一边哭丧着脸诉苦,满以为会收获一点同情和怜爱,不料爸爸并没有安慰他,只是简单交代他几句,便自己走了。
弟弟很伤心,很委屈,也很生气。他心里一定在想:老爸怎么一点也不关心我。在弟弟大发牢骚时,有个同学笑着劝道:“别生气,大部分老爸都这样。其实他很爱你,只是不善于表达罢了。不信你看,等你爸爸走到前面拐弯的地方,他一定会回头看你。”
弟弟半信半疑,其他同学也很感兴趣。于是他们不约而同停下了脚步,站在那儿注视着爸爸的背影。
爸爸依然笃定地一步一步向前走去,好象没有什么东西会让他回头。可是当他走到拐弯处,就在他侧身左拐的刹那,好象不经意似的悄悄回过头来,很快地瞟了弟弟他们一眼,然后才消失在拐弯后面。
虽然这一切都发生在一瞬间,但那动作却打动了在场的所有的人,弟弟的眼睛里闪着泪光。当弟弟把这件事告诉我时,我也有一种想要流泪的感觉。很久以来我都在寻找一个能代表父爱的动作,现在终于找到了,那就是——拐弯处的回头。
1、本文记叙的主人公应该是( )(1分)
A、弟弟 B 、同学 C、“我” D、爸爸。
2、能表明弟弟伤得不轻的文字有两处,用“______”画出来。(2分)
3、给本文加一个题目。(2分)
4、用“~~”画出描写弟弟心理活动的一句话。(1分)
5、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2分)
不约而同: 瞟:
6、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弟弟的眼睛里闪着泪光”,此时弟弟心里想些什么呢?(3分)
8、用一段话写一写你爸爸或妈妈疼爱你时的动作和神态。(3分)
习作(30分)
1、先把题目补充完整。
2、要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书写工整,字数在300字以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