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这篇文章的主旨是:这篇课文记述了一位村支部书记在洪水到来时,沉着镇定的指挥村民撤离,最后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的感人故事。表现老支书在危险面前无私无畏,不循私情,英勇献身的崇高精神。
中心思想:本文写了一位老共产党员面对狂奔而来的洪水,把生的希望让给了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了自己,以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座不朽的桥梁。作者借此事赞扬了我们党以老支书为代表的优秀共产党员,在危难面前无私无畏、不徇私情、英勇献身的崇高精神。这座桥是我们党密切联系群众的“桥”。
课文可以分成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6自然段)写人闪在山洪来临时都惊慌的涌向窄窄的木桥。
第二部分(第7~23自然段)写老汉为了让村民安全过桥,牺牲了自己和儿子的生命。
第三部分(第24~27自然段)写洪水退后,一位老太太来桥边祭奠她的丈夫和儿子。
《桥》的主要内容:山洪暴发,村民们惊慌地涌向木桥;老汉为了村民的生命安全,从队伍里拉出自己的儿子,两人排在队伍的末尾,最后村民们安全过桥了,老汉和自己儿子的生命却牺牲了;洪水退去,老汉的妻子来桥边祭奠她的丈夫和儿子。
《桥》的主旨
《桥》表扬了老汉的高风亮节和舍己为人的气节,通过塑造老汉的光辉形象,赞颂老汉身上表达的无私无畏、无徇私情、英勇献身的精神。
《桥》的作者
《桥》的作者是谈歌。谈歌是作家,也是记者,还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1978年开始发表作品,迄今共发表长篇小说19部,中短篇小说千余篇,计有1500余万字。谈歌的代表作品有《年底》、《大厂》、《绝品》、《天下荒年》、《野民岭》、《单刀赴会》、《票儿》、《家园笔记》等。
课文写了一位老共产党员在面对突如其来的洪水时,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以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座永垂不朽的桥。表现了党支部书记临危不惧、心系群众安危、不徇私情、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望采纳(*^__^*)
本问作者满怀深情地塑造了一位普通的老共产党的光辉形象,面对狂奔而来的洪水,他以自己的威信和沉稳、高风亮节、果决的指挥,将村民们送上跨越死亡的生命桥。他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用自己的肉血之躯筑起了一座桥梁。这座桥梁是我们党以老支书为代表的优秀共产党密切联系群众的“桥”。这正是课文以“桥”作题目的深刻含义。本文是著名作家魏巍的作品,是一篇叙事抒情散文,描写了1958年中国人民志愿军最后一批官兵离朝回国时,在车站上同朝鲜人民依依惜别的动人情景,表现了志愿军和朝鲜人民比山高比海深的真挚情谊,颂扬了中朝两国人民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