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图写话小兔怎样过河,乌龟怎样帮忙,可以参照下面这样写:
一天,小兔的外婆生病了,小兔要过河去看望她。
当小兔来到河边时,令她吃惊的是,桥没了,原来昨晚的暴风雨把桥冲走了。她着急地挠着头,心想:桥没了,我怎么过河呀?
这时,一只小乌龟正好游过来。小兔见了,高兴地挥动双手对小乌龟说:“小乌龟,我想过河去看生病的外婆,你能帮我吗?”小乌龟爽快地回答:“当然可以!”
小兔坐到了小乌龟的壳上,她用手指着前进的方向,小乌龟稳稳地向前游,小兔子坐得很舒服,一点也不害怕。
不一会就到河对岸了,小兔上了岸,她感激地回头对小乌龟挥手说:“小乌龟,谢谢你!再见!”小乌龟笑着回头答道:“不用谢!再见!”
看图写话
看图写话以一幅幅图画作为材料,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和表达能力,是丰富语言积累的好方法,是小学生学习作文的第一步。
从看图中学习写人、记事、写景、写状物、写想象,并有常见的并列式、总分总式、顺成式等。
看图写话的提纲可以参照以下内容:
1、什么时间?天气如何?谁和谁去了哪里?他们去干什么?
2、看到了什么?他们又在做什么?人们的反应是什么样的?
3、参加完活动的心情是怎样的?有什么样的感想?
拿到图画后不要急于动笔,先看图片的主要事件内容是什么。这张图主要画的是一个什么事情,是做家务的,帮助人的,还是什么。确定好图片的中心主题就能确定自己要写的话主要是什么内容了。
确定好图片中的主要事件后,还需要仔细观察图片中的细节部分。如这个图里面出现了几个人物,大概是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除了人物外,图片中还有些什么事物,比如动物,植物,小河等等。这些细节都会是写话时需要用到的要素。
在草稿纸上写出写话时需要用到的要素内容,列出提纲,相当于以后写作时的思维导图。这是一个很好的作文习惯,在不打草稿时可以快速理清文章的结构。一般需要的内容有:人物:某某某、时间:某某某、地点:某某某、事件:某某某。
一、认真看图,训练观察力。
看图写话,看图是基础,因为低年级学生缺乏观察能力,特别是刚入学的孩子,观察事物无目的、无顺序,这就要求教师或家长要在指导看图上下功夫。让学生掌握看图的方法,通过仔细看图,判断事物发生的时间、地点、了解画面所反映的主要内容。
首先,要让学生明确观察目的,这样有利于他们集中注意力,克服由于年龄小所带来的观察随意性。任务必须具体,以利于学生有重点地进行观察。教师要善于运用看图写话教材中那些提示性的问题培养学生观察的目的性。
其次,引导学生观察图时指导他们从整体入手,初步感知图画的主要内容,即这幅图的内容是什么,或谁在干什么。这样做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对事物的认识能力和概括能力;指导学生细致观察,合理想象,叙述图意。要弄清“这是什么地方?”“什么时间?”“图上有谁?”“在干什么?”
再次,要让学生有步骤地、有顺序地观察图画。就顺序来说:在低年级指的是主次顺序和方位顺序。方位顺序指的就是高低、左右、前后、里外四组。一个人他怎么看就怎么说,怎么说也就怎么写。他如果看得没顺序,说得也就没顺序,这篇文章写下来就谈不上条理性。所以在低年级,培养学生按照顺序观察图画是非常重要的。
最后,在看一幅图的基础上过渡到看几幅图。教师要让低年级学生先连续观察几幅图,因为这几幅图连在一起就交待出一个完整的情节。先把这几幅图连在一起看,把表达的大概情节抓住,有一个全面的认识,然后再一幅一幅具体细致地看。这样练习才能掌握观察几幅图的方法。
二、边看边想,培养想象能力。
看图写话虽然是从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入手,但它的目的之一还在于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有的学生在观察后,还是把作文写得很平淡,其原因就是没有发挥想象力的作用,只是就物写物,就事论事。可以主要从以下两方面进行想象力的培养。
具体的范文模板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WnluLZ-3vSkl2fBHVxNMNg。
?pwd=m55p 提取码: m55p。
看图写话要素五个条件是: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结果。
看图写话的方法是:
1、看图找出要素:
看图写话,首先是看图,一般简单的有一副大图,复杂点的是4副图或者是六副图来描述一个有趣的或者是有意义的故事。单张图的话先要看图中有什么,然后图中画的事物表达着什么。多张图的话看图中一连串的要表达什么意思或者什么过程。
2、对比找出不同
仔细地看图中的事物,找到之间的区别,才能更好的知道将要发生什么,或者是在讲诉着什么事情,从不同中找出事情或者是故事发生的顺序或者时间,以及故事将怎么发生。
3、按顺序进行观察:
一般来说看图的话,不管是一张图还是多张图一定要按照一定的顺序,不要一会看着一会看那,根本不能看出图中所表达的正确意思,往往会把图中的意思曲解从而背离了图片的中心思想,多张图一定要按标号或者是顺序一张纸的向后面看。
4、从场面加以推测:
小学生看图写话,一般都是非常的简单的,不要想的太复杂。一般都是会通过孩子常见的事物来表达场景的,春天的话会画上太阳,树,小鸟,花等,冬天的话会画上雪花,雪人,雪房子等等,森林里的话会画上很多的数和小动物等等。
5、发挥语言想象力:
通过上面的步骤懂得了画中的含义,现在就需要把懂得的意思和你对图片的理解用文字的方式表达出来就可以了。
这就需要一定的文字基本功,要有语感,就是对看到的事情或者事物能自己很好的形象的表达出来。孩子的想象力是无穷的,因此,家长不要太限制孩子的想象,尽量让孩子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小学作文能力的培养,应该从看图写话训练起步,看图写话是作文最初步的训练,在此参考了网上的一些资源并综合编辑了以下几点:
一、认真看图,培养观察力看图写话,顾名思义就是就是要用眼睛看,看是基础。只有经过认真仔细地观察才能有深厚的理解,才会在大脑里形成清晰的印象。可首先引导他们看图要有顺序,或从上到下,从下到上;或从远到近,从近到远;或从左到右,从右到左:或从中间到四周。对画面所表达的主要内容先有一个整体性的了解。再从画面中人物的形体、相貌、服饰等,弄清人物的性别、年龄、身份;从人物的表情、动作,推测人物的思想,以及他在干什么,想什么;还要观察周围环境,弄清事情发生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等等。使孩子做到言之有序,使整幅图或多幅图画变成一个完整的、连贯的事物,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逼真,故事情节更加曲折动人。
二、合理想象,培养想象力看图写话的画面是一个个静止的人或物,而且比较单调,我们要引导孩子通过仔细观察画面,通过适当的提问为支点,进行合理想象,使静止的画面尽量动起来,活起来,使单调的画面充实丰富起来。引导孩子把不会思维的想象成为会思维的,把不会说话的想象成为会说话的,由一幅图联想到前前后后的几幅图由一个动作联想到前前后后的几个动作,有时,还可以只提供一种情境,让孩子的想象自由驰骋。
三、看图说话,培养口头表达能力低年级孩子由于没有经过说话训练,表达起来缺乏条理性和连贯性,说起话来常是前言不达后语,跳跃性很强,有时重复,有时带有语病。家长在训练时不能操之过急,开始的要点不应过高。所以要注意以下三点:(1)要让孩子先看明白,在想象的基础上,然后组织语言说出来,要求说得有头有尾,要遵循一定顺序,条理清楚,表达完整,声音响亮,并使用普通话。(2)鼓励孩子用词的准确与生动,启发孩子大胆思维、合理想象。例可问问孩子:“还可以用哪个词语来形容?”、“你猜猜他们会说些什么?”(3)训练要有层次的进行。对孩子的口头表达能力培养,要引导他们:“想好了再说,说完整、连贯的话,用自己的话来说。”对那些口头表达较差的孩子,家长们要循循善诱,促其发言,哪怕是三言两语,也应予以肯定。
四、看图写话,培养书面表达能力对于一年级的小朋友,刚开始要求他们只要用一两句话写清“时间、地点、人物,干什么”就行了。慢慢地随着孩子阅读量的增加,思维能力和口语表达的提升。要求孩子不仅要写完整,更是要写得具体、生动。写出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等等。看图写话的画面是静止的,但是孩子写出来的一段话或一篇文章是生动的、有趣的。
五、培养写作积极性要想让在写作上刚刚起步的孩子们越写越有劲,越来越自信,就得让他们的进步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承认和肯定,享受成功的喜悦。所以建议家长们多把文章发表在博客,或可打印好交给老师用于墙报展览,甚至用一个专用的本子把他们的哪怕是几句或一段话或几篇文章收集起来。
六、引导学生课外阅读,为写话打基础。
儿童从小听故事、爱阅读,会接受较多的刺激,对他的语言的积累和发展有很大的帮助。美国儿童心理学家研究也认为,那些爱听故事和阅读的儿童,其想象力、创造力比其他小孩要高出一头。为此,在平时,家长要经常讲故事给孩子听,并鼓励他们自己讲故事。为了扩大阅读面,家长还要推荐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图书,如:童话、寓言、儿歌、谜语、儿童漫画、中外名人故事、成语故事、古诗等。孩子根据自己的爱好、兴趣有选择地多读、广读。在阅读时,认认生字,划划优美词句,并鼓励记下来,让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这样能促使学生掌握和积累一定的语言材料,为写话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