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要点:列举具体事例来突出文章的重心,可适当用对话的形式来丰富文体。
我们在生活、学习方面,都会遇到许许多多的困难,我们可以向家人、老师、朋友来请教,下面就看看赵友兰怎么向别人请教的吧。
这天,赵友兰正在写作业,可却被一道难题给困住了,他想去请教班上学习成绩最好的郭巧玲,她是一位班长,十分聪明。赵友兰想到郭巧玲管人的样子,不禁打了个冷战。过了一会儿,他终于鼓起勇气去请教班长郭巧玲。
来到她的座位旁,赵友兰结结巴巴地说:“郭巧玲,请……问这道……题怎么……做?”她温柔地说:“好的,让我来告诉你,这道题先算……再算……然后再算……最后算……,听懂了吗?”赵友兰心想:郭巧玲还是蛮温柔的。
想着,觉得自己还是有些不明白,就对她说:“我还是有些不明白,能再讲一遍吗?”她耐心地又给赵友兰讲了一遍,赵友兰彻底明白了,一个劲地向郭巧玲说谢谢,郭巧玲忙说:“不用谢,以后再有难题尽管说!”赵友兰笑眯眯地回到了座位上。
我们每个人都要学会请教。
我这个人性格比较内向,很少说话,让我去向老师请教问题更是难上加难,记得在上五年级的时候,我第一次去向老师请教。
上五年级的时候,到了第二学期期末的最后冲刺阶段了,数学老师瞿老师让我们自己买资料自己作,作完了给四人小组长批改,如果有不会或没有把握的题目,可以去问瞿老师。因为瞿老师非常厉害,所以没人敢去问他题目,当然我也没有问过。
有一次我给小组长批改完了题目之后,发现上面架了一架小飞机,我左看右看也没有看出有什么不对的地方。这是一道判断题,题目是这样的:“X=59是方程。”我在后面的括号里打了一个叉,我实在想不出这条题目错在哪里。也许是我的一时兴起,竟然昂首挺胸,大步流星的向瞿老师的办公室走去。刚走了一半,我又走了回来。我心想,我实在是太“冲动”了,我们是早就领教过了瞿老师的“一蹲,二揪,三拧”了。可是我又想把这道题目弄清楚,只好硬着头皮走了进去,“胆颤心惊”地把想问的题目说了一遍。瞿老师立刻讲解给我听,我这才恍然大悟,而且瞿老师对我说,就应该这样多问呢。回到教室,同桌听完我说的之后,羡慕得不得了。
那是我第一次向老师请教,万事开头难,这第一关攻破了,就一定会有第二次,第三次甚至第一千次,一万次。朋友们,干什么事都有第一次,让我们迈出人生的第一步吧。
三年级请教作文例文如下:
今天的理科课上,沈先生问我们:“你们见过火山爆发吗?”我们异口同声地说:“我没见过。”沈老师又问:“要不要看看?”大家兴奋地大喊:“我要看!”“那我们今天就来做,火山爆发的实验。”沈老师说。
我们准备了一瓶,一个柠檬,一瓶红色素,一根搅拌棒,还有一些小苏打。实验开始了。我们先铲了一个小土堆,把瓶子放在土堆中间,把柠檬榨成柠檬汁倒进瓶子里,再把红色素倒进瓶子里,然后用搅拌棒把瓶子里的液体搅拌均匀。
柠檬汁变成鲜红色,看起来像岩浆。最后把小苏打倒进瓶子里,瓶子里的液体迅速喷出。我们高兴地大喊:“火山爆发了,火山爆发了!”
等我们冷静下来后,沈老师给我们讲了“火山喷发”的原理:因为柠檬汁里含有大量的柠檬酸,柠檬酸和小苏打混合在一起,就会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反应剧烈时,短时间内会释放出大量气体,就像“火山爆发”一样!
今天的科学实验不仅让我知道了“火山爆发”的原理,也锻炼了我的动手能力,真是一举两得!
写作思路:写的时候用一个场景来表达,比如什么问题不会,请教什么人。
我正在做奥数题,做着做着,一道题把我给难住了。我百思不得其解,可我还是一边思索,一边在草稿纸上比划着:“一定要把这道题给解出来。”
大约过了十分钟,突然妈妈回来了,看到我正在做题,就不打扰我了,可又看见我愁眉苦脸,问我:“怎么了,解不出来了,我跟你一起解,好吗?”“不用了,我自己做。”我答道。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我还是没有把那道奥术题给解开。妈妈又走了过来,看了看那道题,思索了一会儿,“我知道了!”妈妈说道。她把那道题的解法和意思全部告诉了我,我这才豁然开朗。
请教
今天,我在读书的时候遇到了一个生字——骡。我想:这个字我认识,可它是什么意思呢?于是,我去向妈妈请教。妈妈说:“骡,是一种动物,它是马和驴交配之后所生下来的。”听了妈妈的话,我还是不太明白,就决定去问一问不会说话的老师——字典。
翻开字典,我先找到汉语拼音音节索引,再找到“luo”,翻到后面所显示的页码。哈!太好了,我终于找到了“骡”字。字典上说,骡是家畜,鬃短,尾巴有点扁,生命力强。一般没有生育能力。可以驮东西、拉车或供人骑。我又问妈妈:“什么是家畜?”妈妈回答道:“家畜就是家里养的畜生,四只脚的是家畜,两只脚的是家禽。”
就这样,我终于懂了“骡”的意思。看来,在读书的过程中,遇到难题,我们要积极地动脑筋,善于请教,才能收获更多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