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开头有“明说”和“暗说”两种。所谓“明说”就是在引论段中开门见山,一语破的,明确提出论点。我们可称之为“开门见山式”。
1.开门见山式,如:
①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谈骨气》)。
②力气是有限的,而智慧是无穷的。做一件事,往往用力不能取得成功,用智慧却能达到预想的目的。(《智慧大于力气》)。
③无论做什么样的领导工作,既要有专门的学问,又要有广博的知识。前者应以后者为基础。这个道理十分浅显。《欢迎“杂家”》)。
①是一句话破题,直接提出中心论点。②③虽有两句话,但句意都是相承接的,中心论点的提出也是直截了当。可见“明说”,一般只用1-4句话,其中一句话必然是论点句,其余句子或者解释,或者承接,或者对比,都是为了突出那句论点句。
至于“暗说”,办法多种多样,列举如次:
2.对比转折式。前后对比,中间用转折词。如:
①不好表现自己,确实是一个人谦虚谨慎的美德。但是,我敢说,“好表现自己”也是一种美德。(《小议“好表现自己”》)。
②一般人常常以为,对任何问题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其实也不尽然。我们虽然不必提倡不求甚解的态度,但是,盲目地反对不求甚解的态度同样没有充分的理由。(《不求甚解》)。
3.类比设喻式。简述故事、寓言或者笑话作为类比或者比方,然后从中引出一句论点。要注意的是,叙述要简要概括,能说明问题即可,不要写成小记叙文。如:
看见一只兔子撞死在树上,于是,就天天站在树下等着捡死兔子。人们笑话守株待兔的人,是因为把偶然现象视作必然规律的人,就一定会做出愚蠢的决定。(《偶然与必然》)。
4.引经据典式。开头先引用一句别人的话(名言、警句、俗话、谚语、格言等),或者直接用这些句子作为论点,或经过解释从中引出论点。如;。
“谦受益,满招镀”,这句格言流传到今天至少有两手多年了。这是普遍真理,任何地区、任何时代都适用的真理。这条真理指出人们成功和失败的道理。但是,可惜得很,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从这个格言受到教益。(《说谦虚》)。
5.叙述事件式。开头先叙述一件事件(国家大事,世界要闻;凡人小事,自然现象;逸闻轶事,文艺传奇等等),然后根据这件事,提出论点,或从此事联想开去,引出一个论点或论题。
议论文开头的作用答题格式如下:
议论文开头的作用:
①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
②针对现实中某种现象(或事例或观点)进行分析,然后提出论点(或提出论题),具。
有很强的针对性
③引用名言提出论点或论题,同时,名言又是证明论点的论据。
④由某个故事或事例引出论点或论题,同时,故事和事例又是证明论点的论据。
⑤摆出错误的论点和论据,为下文的批驳树立靶子。
⑥用生动的比喻或故事(如寓言)引出论点,既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又能把抽象的道。
理形象化,便于读者接受。
议论文开头的写法:直(开门见山);(叙事引旨);巧用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引(引经据典);比(对比判断)。
一、直(开门见山)
直截了当地摆出观点。这种开头方法的好处是既简洁平实,便于掌握,又开宗明义,一语破的。
二、(叙事引旨)
记叙故事、寓言、生活中的事实或者叙述材料中的事例,运用简洁的语言叙述集中蕴含主旨的内容,然后自然引出题旨。这种开头方法的好处是生动活泼,吸引读者。
三、巧用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
运用排比的句式这种开头方法的好处是既能增加文采,又能增强说理的气势。运用比喻开头这种开头方法的好处是:借助形象帮助说理,生动活泼,增强吸引力。
四、引(引经据典)
引名言、古语、诗文、歌曲开头这种开头方法的好处是加强论述的权威性,先声夺人。
五、比(对比判断)
通过对比来阐明事理这种开头方法的好处是通过对比,帮助人们判断是非曲直,从而有力地支持论点。
在以上五种开头法中,单独使用一种的情况较少。但无论使用何种方法,都要与“直”这种方法结合着使用,即开头一定要点明文章的基本观点或议论的话题。
写作分析:
议论是作者对客观事物进行分析、评论、说服,以表明自己的见解、主张、态度、看法、观点的表达方式,通常由论点、论据、论证三部分构成。
议论文题目分为论题,论点,寓意型。论点型,题目为作者观点但以简洁为主,所以中心论点一般不能直接抄论题;论题型,题目中一般没有观点倾向性,例如:低碳与城市生活;寓意型一般与论题论点并存且不能直接作为中心论点要还原本意。
议论文是对某个问题或某件事进行分析、评论,表明自己的观点、立场、态度、看法和主张的一种文体。议论文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又可分为三部分: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论题是有待于证明的命题。
1、道理开头
(1)法国作家雨果说过:“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我们的胸怀。”学会宽容,让宽容之花在心中绽放。
(2)莎士比亚名剧《威尼斯商人》中有一段台词:“宽容就像天上的细雨滋润着大地。它赐福于宽容的人,也赐福于被宽容的人。我们应该学会对别人表现宽容……。”的确,在生活中,我们应该让宽容之火在心中燃起。
2、引用材料开头:依米花在干燥的非洲荒漠中,在黑暗地底下努力寻找着它赖以生存的养分,而所有这些努力只为了它的愿景——以七彩的花瓣与高空毒日争艳,即使为此而耗尽生命也在所不惜。愿景成就美丽人生。
3、托物起兴开头:依米花,因“愿景”终就五色斑斓;荆棘鸟,因“愿景”终究美妙歌声。物如此,人依然。拥有愿景,并为之奋斗,美好明天属于你。
4、比喻性开头
(1)如果说生活是一条奔腾的河流,那么责任则是其中最美的一朵浪花;如果说生活是一方璀璨的星空,那么宽容则是其中最亮的一颗星辰……。有了责任,生活将更加美好。
(2)生活如海,宽容作舟,泛舟于海,方知海之深阔;生活如山,宽容为径,循径登山,方知山之高大;生活如歌,宽容是曲,和曲而歌,方知歌之动听。因此:人生需要宽容。
(说明:比喻性开头通常情况下都要用到排比句式,两句三句都可以)
5、陈述性开头(最一般性开头)
在这个纷纷扰扰的世界里,人与人之间必然会存在一些误会和摩擦,因此,我们必须学会宽容。
6、化虚为实开头
(补充说明:
其中1、2、4是命题作文《宽容》的优秀开头;
其中2的一篇材料作文的优秀开头,材料为:在非洲的戈壁滩上,有一种叫依米的小花。花呈四瓣,每瓣自成一色:红、白、黄、蓝。它的独特并不止于此,在那里,根系庞大的植物才能很好地生长,而它的根,却只有一条,蜿蜒盘曲着插入地底深处。通常,它要花费5年的时间来完成根茎的穿插工作,然后,一点一点地积蓄养分,在第6年春,才在地面吐绿绽翠,开出一朵小小的四色鲜花。这种极难长成的依米小花,花期并不长,仅仅两天,它便随母株一起香消玉殒。)
议论文开头注意:
开头不宜过长,不要超过四行,否做如题显得过慢;
事例性开头要概述,且要边引边析;比喻性开头切忌牵强附会;
论点在第一段明确提出;
材料如何在开头第一段中使用下面有专门论述。
在作文中如何处理材料
1、第一种情况:如果作文材料极其简单,蕴含观点极其鲜明,根本就不需要分析,那么可以不在第一段中引用材料;
例如:2011年高考语文试卷河南卷作文材料:
据美国全球语言研究所公布全球二十一世纪十大新闻,其中有关中国作为经济和政治大国崛起的新闻名列首位,成为全球的新闻。该所跟踪了全球75万家纸媒体、电子媒体及互联网信息,发现其中报道中国崛起的信息有3亿多条。那么,中国的崛起主要有什么值得称道的和关注的特点呢?《中国青年报》和新浪网在中国网民中进行了调查,结果排在前六名的分别是:经济发展、国际影响、民生改善、科技水平、城市新进程和开放程度。请根据以上材料,谈自己的所思、所想。
如:满分作文《爱你,我终生的选择》:。
每当那一轮红日从东方冉冉升起,每当那一片旗帜在晨风中飘然扬起,我都会默默对自己说:爱你,我爱你。
当然也可以简单引用(不过不需要分析了),如高考满分作文《中国科技的奔腾之心》:。
惊闻中国崛起排在全球十大新闻第一位,我感受最深的就是中国科技的腾飞。
第二种情况:如果作文材料稍微复杂一点,需要简单分析,那么建议尽可能在第一段中引用材料,且要边引边析。
例如:常见几种议论文开头的“事例性开头”:
(可以用“单一事例开头”,也可以用“排比事例开头”。)
第三类情况:如果材料比较复杂,需要较为深入的分析,那么建议在第一段中不要引用材料,第一段参考“第一种情况”开头(当然中心论点也要放在第一段),而在第二段专门处理材料,在第二段中要在概述材料中深入分析。
(例如:略)
4、第四类情况:如果材料非常复杂,那么你不但可以采取第三种处理材料的方法,还可以在此基础上,在后面的每段的论证中,在每段的开始和结尾也略微点题。
例如:《高中必修五•作文练习》一篇材料:
孔子有个学生看到一个孩子掉进湍急的河里,就奋不顾身地跳下去把他救起。这个孩子的父亲送他一头牛表示感谢,他高兴地接受了。大家议论纷纷,认为他太贪心。孔子却对他说,你做得对,因为你的行为向社会宣告:只要冒着危险救了人,无论多大的奖赏都可以收下,这样可以鼓励更多的人去救人。
春秋时鲁国政府有一条规定,鲁国人到国外旅行,凡是看见在外国沦为奴隶的本国人,可以先垫钱把他赎回来,回国后再到政府去报账。孔子的一个学生赎人后却没有去报账,人们夸他品格高尚。孔子却严厉地批评他,说他的行为妨碍了更多的鲁国奴隶被赎回来,因为人们假如垫钱赎了奴隶,不报账自己会蒙受损失,而报账了则说明自己的品格不如孔子的学生,于是以后就只好假装没有看见。
处理材料要注意:
总而言之,如何在作文的开头中如何处理作文材料,要根据材料的复杂程度而定;
切记:作文的材料不能作为某个分论点的论据。
议论文一般分为5—6段。第一段用生动简洁的语言表达中心,字数不宜太长,为100字左右。第二段整体概括文章内容,语言凝炼,200字左右。第三段举一个正例,最好是最近发生的。第四段举一个反例,同上.第五段结合三四归纳。第六段总结,与开头呼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