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第一次从大人口中听说了花木兰的事迹,我就被深深的吸引住了。漫漫五千年历史,无数好汉中终于冲出了一位巾帼英雄!她的精神令我敬佩,她的经历让我激动万分,在夜深人静的傍晚,我还会时时梦见自己成为了花木兰,身披战袍,在战场上奋勇厮杀。花木兰的故事流传广远,一千多年以来有口皆碑,但对于她的姓氏、里居、出生年代,仍然传说纷坛,莫衷一是。我也曾翻阅过诸多书籍,希望弄清楚她的身世,然而不管怎么说,正如《中国文学发展史》所言:“考证这些无稽之谈,实在没有一顾的价值,我们只要知道花木兰是一个北方英勇女性的代表就够了。”是的,作为一个农户织布的柔弱女子,竟能在血流成河的战场中,奋勇厮杀,成为流传千古的英雄,怎能不让人万分敬佩呢?面对这征兵的军书,面对年迈的父母,面对正处于危难之中的国家,她毅然决然的剪去了长发,披上了战袍,拿起了武器,女扮男装,替父从军。她对父亲的忠孝,她对祖国的忠诚,使她冒着欺君的危险,用自己的幸福下了赌注。一路上历尽艰辛,快马加鞭,她终于踏上了战场,身披铁衣重甲,手握长毛利剑,刀光剑影中,她奋力斩杀勇猛的敌人,竟不逊于任何一个男人,因为她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一面奋勇杀敌,一面还要小心地隐瞒身份。寒冷凄清的深夜里,这份孤独和悲凉只有她自己知道。数十年之后,战斗结束了,她完成了自己的使命,作为“孝烈将军”凯旋回家。皇上要赐给她的荣华富贵,她都婉言谢绝了,她没有忘记自己日思夜想的的家乡和年迈的爹娘,最终回到了家乡,与亲人团聚。千百年来,花木兰可歌可泣的精神被世人传唱,激励着成千上万的中华儿女保家卫国,在她身上展现出来的这种可贵的民族精神是永远值得我们去学习,去铭记的。谁说女子不如男,不爱红装爱武装。即使是女孩子,也一样可以报效祖国。从花木兰身上,我汲取到了力量,感受到了坚强,懂得了隐忍、承担和忠孝。不论岁月如何沧桑,这精神的光芒,就在那里,指引我们不停歇的进发……
古代巾帼英雄 1、妇好 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有据可查的女英雄。商朝的武功以商高宗武丁时代最盛。武丁通过一连串战争将商朝的版图扩大了数倍。而为武丁带兵东征西讨的大将就是他的王后妇好。甲骨文记载,有一年夏天,北方边境发生战争,双方相持不下,妇好自告奋勇,要求率兵前往,武丁犹豫不决,占卜后才决定派妇好起兵,结果大胜。此后,武丁让她担任统帅,从此,她东征西讨,打败了周围二十多个方国(独立的小国)。妇好不但能带兵打仗,而且还是国家的主要低俗作品请删除,经常受命主持祭天、祭先祖、祭神泉等各类祭典,又任占卜之官。商朝是个迷信鬼神的国家,所谓“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妇好又会打仗,又掌握了祭祀与占卜的权力,可能连武丁都要怕她三分。 2、吕母吕母(?~公元18),是西汉末年最早反抗王莽统治的农民起义领袖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农民起义的女领袖。她是琅琊海曲(现属日照东港区)人。子吕育,任县游徼,掌管一方巡察缉捕。王莽新朝天凤元年( 公元14年),吕育因没有按县宰吩咐去惩罚那些交纳不起捐税的百姓,以至于被县宰所杀。吕母满怀悲愤,发誓为儿子报仇。她把家产全部拿出来,经过一番周密策划,很快拉起一支数百人的队伍,演练兵马,等待时机。天凤四年(公元l7年),吕母登上奎山西麓的土台祭天,自称“将军”,率领起义大军浩浩荡荡杀向海曲城。经过一番激战,活捉县宰,将其处死。从此,吕母声名大振,远近贫苦农民纷纷投奔于她。不久,起义军发展到上万人。吕母起义,点燃了反抗王莽统治的火炬,并很快形成席卷全国的燎原之势。天凤五年 (公元l8年),吕母病故,其部卒大部分参加了赤眉军,其余部分分别投奔到青犊和铜马等农民起义军中。 3、迟昭平西汉农民起义的巾帼英雄。迟昭平,平原县城南人,生卒年月无考。迟昭平也于吕母起义的同年秋,聚众数千人在河阻中(现平原城西南)举行起义,抗官税,荡府衙,杀豪绅,掠贵族,扶危济弱,分粮与贫苦百姓,一时声威大震,成为众豪杰中一位杰出的农民起义女领袖。由于斗争形势的发展,于地皇三年(公元22年)夏,迟昭平部与徐异卿部汇合,战斗在平原、富平、乐陵、无棣、盐山等地,队伍很快发展到10万之众。这支农民起义军,不但攻县郡,杀贪官污吏,抢府衙官库,砸地方牢狱,拯求身隐囹圄的无辜百姓,给王莽统治集团以沉重打击;同时,他们也袭击地方豪强的营堡、乡聚(乡镇民团),无情的打击那些宦官、王孙、公侯,没收他们剥削的粮食和财物,分散给贫苦百姓,深受广大贫民的拥护。起义军的低俗作品请删除,动摇了王莽统治集团的政治基础,于地皇四年(公元23年)彻底崩溃了。由此,迟昭平的名子和业绩,也载入秦汉农民起义史。 4、平阳公主唐高祖李渊的第三个女儿,也是李渊嫡妻窦氏的爱女。她是一个真正的巾帼英雄,才识胆略丝毫不逊色于她的兄弟们。李渊将自己的三女儿嫁给了武将柴绍为妻。这位柴绍在唐朝的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中排名第十四,谋略出众,善于以少胜多,消灭薛举、刘武周、王世充、窦建德都有他一份功劳。消灭唐朝最后一个对手梁师都他还是主将。李渊起兵的消息就传来,平阳公主到处联络反隋的义军。这个年纪轻轻的女子,以其超人的胆略和才识,在三个多月的时间里,就招纳了四五支在江湖上已有相当规模的起义军。平阳公主率领的义军势如破竹,连续攻占了户县、周至、武功、始平等地。这支由女人做主帅的义军,军纪非常的严明,平阳公主令出必行,整支军队都对她肃然起敬。在那乱兵蜂起的年月里,这支军队得到了广泛的拥护。老百姓将平阳公主称为“李娘子”,将她的军队称为“娘子军”。平阳公主这时的主要任务就是防守李家的大本营山西,她驻守的地方就是娘子关。娘子关位于今山西省平定县东北的绵山上,为出入山西的咽喉,原名苇泽关,因平阳公主率数万“娘子军”驻守于此才更名娘子关。 5、梁红玉梁红玉(1102—1153),宋朝著名抗金女英雄,丈夫为抗金名将韩世忠。淮安北辰坊人,原籍池州,也就是现在安徽省贵池县。祖父与父亲都是武将出身,梁红玉自幼随侍父兄练就了一身功夫。梁红玉击鼓退金兵的故事至今仍为人们所传诵。建炎四年春,金军从杭州饱掠北归。韩世忠的部队已紧急出动,沿运河水陆两岸齐头并进,抢先占领京口一带的金山、焦山,专截金兀术的归路。当天金兀术就给韩世忠下了战书,约定第二天开战。第二天早晨,梁红玉早已结束停当,戴着雉尾八宝嵌金珠金凤冠,穿一领锁子黄金甲,围着盘龙白玉带,端坐在中军的楼船上面指挥战斗,在最激烈的时候,梁红玉亲自擂鼓助威,宋军士气百倍,一天战斗打下来打得金军心胆俱寒,把金兀术的军队困在了黄天荡内。韩世忠用梁红玉的计谋,以少于敌军十倍的兵力(8000宋军对10万金军)包围敌军达四十八天之久,名震华夏。黄天荡一战使金军丧胆,再也不敢随便过长江南侵。后来韩世忠和岳飞、张俊一起三路大军北伐,梁红玉专门训练出一支女兵队伍,屡立奇功。岳飞被害后,韩世忠愤然辞官,与梁红玉归隐杭州西湖。1151年,韩世忠病逝。不到两年,梁红玉也悒郁而逝。夫妇合葬于苏堤灵岩山下。 6、唐赛儿明朝农民起义领袖。明初唐赛儿领导的农民起义发生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起义中心在山东益都一带。唐赛儿(生卒年不详)为山东蒲台人林三之妻,略识文字。永乐年间,明朝为营建北京、修治会通河、北征蒙古,耗资巨大。山东是负担最重的地区之一,加之连年水旱,农民以树皮、草根为食,卖妻鬻子,老幼流移,无以为生。唐赛儿于十八年二月与刘信、宾鸿、董彦升等率数百人起义,占据益都的卸石棚寨,迅速发展至数万人。明青州卫指挥高凤领兵镇压,被打死。明成祖朱棣以安远侯柳升为总兵官,派都指挥佥事刘忠佐之,率京营五千人星夜驰赴山东,围卸石棚寨。唐赛儿遣人诡降,言寨中食尽水缺,谋从汲道撤逃。柳升信以为真,统重兵防守汲道。起义军乘夜突围,杀死刘忠,转战安丘、诸城等地。但终因官军众多,又遭山东都指挥卫青、鳌山卫指挥同知王真的突然偷袭,于三月失败。朱明廷为搜捕唐赛儿,竟逮捕了山东、北京等地的数万名出家妇女,而唐赛儿等人还是安然逃走,不知所终。当地人民为了纪念她,称卸石棚寨为唐赛寨。 7、秦良玉提起历史上的巾帼英雄,人人都会想到替父从军的花木兰;而中国历史上,正式列入国家编制的女将军,实际上只有秦良玉一位。秦良玉(1574或1584~1648) 字贞素,土家族(也有说是苗族),四川忠州(今忠县)人。自幼从父习文练武,善骑射,通诗文,有智谋。丈夫死后,继任其职,她曾派出族人救援沈阳抗击后金,更曾亲率3000精兵北上,镇守山海关。清军入关南下,她坚持抗清,被南明隆武帝加封太子太保、忠贞侯。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正史登录的巾帼英雄。明思宗见过女将军后,感慨万千,曾写下了四首诗,夸赞她的功迹,并御笔亲誊,赐给了秦良玉:“学就四川作阵图,鸳鸯袖里握兵符;由来巾帼甘心受,何必将军是丈夫。”“ 蜀锦征袍自剪成,桃花马上请长缨;世间多少奇男子,谁肯沙上万里行。”“ 露宿风餐誓不辞,忍将鲜血代胭脂;凯歌马上清平曲,不是昭君出塞时。”“ 凭将箕帚扫匈奴,一片欢声动地呼;试看他年麟阁上,丹青先画美人图。” 皇帝亲题的四首赞美诗,给予了秦良玉极高的评价。 8、冯婉贞冯婉贞(清咸丰年间人),北京谢庄人,祖籍山东,抵抗侵略的民族英雄。1860年英法侵略军占领北京以后,四处掳掠,十九岁的冯婉贞与父亲冯三保一起,带领民团打败英法军队,保护了谢庄百姓的生命和财产安全。1860年(清咸丰十年),英法侵略军占领了北京以后,到处杀人放火,抢夺财物。这种暴行很快扩大到郊区。离圆明园5公里光景,有一个小村子,叫谢庄。庄上有个精通武艺的冯三保,他18岁的女儿婉贞,从小在他的精心培育下,也学得一身好武艺,骑马射箭,舞刀弄枪,样样精通。冯婉贞向父亲提出:敌人有洋枪洋炮,咱们应当利用自己使用大刀长矛的优势,冲到敌人跟前去拼杀,让洋人的枪炮发挥不了作用。冯婉贞率领青年们在距离村子两公里的一片茂密的树林里隐蔽起来。下午四点钟,刚在谢庄吃过亏的侵略军果然抬着大炮来了,这次他们来了约600人。当敌人来到树林旁边的时候,冯婉贞拔出大刀,奋勇当先,率领青年们向侵略军冲去。侵略军遭到这突然的袭击,非常惊慌,队伍立即大乱。他们想放枪,可是距离太近,不能放,只好勉强用枪上的刺刀与青年们进行搏斗。冯婉贞带领大家,挥舞着大刀、长矛勇猛砍杀,侵略者招架不住,就纷纷败退。狡猾的敌人急于想摆脱这短兵相接的困境,以便用洋枪射击。冯婉贞看出了敌人的诡计,率领谢庄的青年步步进逼,迫使侵略军始终不能用洋枪来射击。这一仗,一直打到黄昏,英勇的谢庄青年打死侵略军100多人。剩下的敌人,不得不丢下长枪大炮,仓皇逃跑了。侵略军受到这次打击后,再也不敢来侵扰谢庄了。正是“自古英雄出少年”!
新华网北京2月1日电郭俊卿是全国特等女战斗英雄。1931年出生在辽宁省凌源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45年,为了给被地主害死的父亲报仇,她隐瞒自己的真实性别,又将自己的年龄报大两岁,用假名郭富参军。先后当过通信员、警卫员、班长、连队文书和副指导员。在艰苦的战争岁月,她女扮男装5年之久,和男同志一样,冲锋陷阵,鏖战疆场,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出生入死,屡建奇功,被誉为“现代花木兰”。
郭俊卿到部队后,政治思想觉悟提高很快,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她在入党申请书中写到:“为人民服务就要服务到底。为完成党的任务,就要不怕流血牺牲。”1947年6月她加入中国共产党。一次,班长让她在4个小时以内,将一个命令送到30公里外的部队。天黑路险,她骑着快马在大山沟里奔驰,提前完成了任务。在返回的路上,马已累死,她背着马鞍,走了三四公里路回到驻地。在部队这个大家庭,她以深厚的阶级感情,热心关怀着战友们。平时谁有病,她帮助做病号饭;行军途中,她帮助同志们扛枪、背背包,抢救伤病员。一次行军路过没腰深的河,她带头将病号一个个背过河,而自己因受凉落下了妇科病。
1948年初,她调到战斗班任班长。不久,平泉战斗打响。郭俊卿带领的四班作为突击班,担负夺取城东第二道山梁的重任。当时,全班只有十来支老式步枪和几十颗手榴弹,战士大都是初上战场的新兵,而面对的是装备精良的60多个敌人。战斗开始后,郭俊卿摇着红旗冲在最前面。突然跑在她身边的副班长中弹牺牲。她高喊着“为副班长报仇”,带头冲上山梁。敌人发起了反冲锋,她带领战友同敌人展开白刃格斗,最终取得了战斗的胜利。郭俊卿因为指挥机智勇敢,带病坚持战斗,立了功。团里还给四班颁发了“战斗模范班”锦旗。
为了不暴露女儿身的秘密,5年中,她从不脱衣睡觉,也从不和大家一块上厕所、洗澡。1950年4月,劳累过度的郭俊卿生病住进医院,被医生发现了女儿身。同年9月,她作为特等女战斗英雄,出席了全国战斗英雄代表大会。后来,根据组织的安排,郭俊卿转业到地方工作,先后担任过山东省青岛第一服装厂厂长、山东省曹县民政局副局长等职。1981年离休后在江苏省常州市定居。1983年9月病逝于南京。(
李月美,是台山旅马来西亚槟城商人李荣基之女,被誉为抗日战争时期的现代花木兰。她在21岁时,瞒着父母离家,女扮男装,当兵去抗日,成为当年3200多人回国当运输兵的南洋华侨机工之一。他们在昆明接受军事训练后,分配到运输部队,执行汽车运输任务,把战略物资从缅甸运输到云南,支援抗日前线。1940年的一天,她在滇缅公路急转弯处翻车受伤,幸得来自缅甸的南侨机工队队员杨维铨救起,送医院急救,因而暴露女儿身。
一个故事,从千年的春水中缓缓驶来,骤然苏醒,孤独得近乎安详。
她在沙场上书写着灵魂。
她在寒光下清吟着愁思。
我追随着她的足迹。我以心的维度仰视她绝代的风华,感叹她颠簸的人生,领略她巾帼的英气。
那夜,轻愁堆积
冷月,隐绵愁。
军帖终究还是来了。远方,狼烟四起。战火正吞噬着远方的安宁,和平正召唤着她的父亲。
瞬间,一种意年撞击着她的心灵,爆发出坚定的火花。于是,在那个轻愁堆积的夜晚,她毅然决定,代父从军,向着戎装的战场奔赴而去。
“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佂。”一种近乎天籁的清吟,摇曳着她的优雅。
沙场,刀光剑影
寒光,照无眠。
从此戎装生涯,呼啸沧桑。枯草在暮色中抖动季节的银须,不经意间又见远天的归鸿。大漠孤烟,年复一年……
思念的潮水一次次地侵略她的心,但是,任何绮丽的思念在断壁残恒、刀光剑影下都显得单薄。伫立的凝思会让她化作尘埃。于是,她抛弃了女子的软弱,惬意地享受着策马驰骋的旷达。巾帼的英气终于压过了思念的凄婉。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一种近似鲲鹏的伟岸,映射着她的风华。
回家,独爱乡野
功勋,动天子。
丛然是金樽清酒,玉盘珍馐。纵然是荣誉的褒奖万万千千。她依然独爱乡野,不屑功名。
功勋足以惊动朝野。她是国家的勇士,她有理由得到任何财富。然而,她毅然选择了回家,回到家里,贴上花黄,她依旧是从前那个美丽的女子。
“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一种近似禅师的从容,绽放着她的淡定。
终于读懂:一个女子深刻的美。当生命变成一场逆流,她选择了逆流而上,让历史永远记住她的名字——她就是木兰,亦是我心中的木兰。
再读木兰,不知又会饮到怎样的清音?
木兰精神之我见
读完木兰诗,我轻轻地合上书本,思绪万千: 何谓巾帼英雄? 查阅《现代汉语词典》,巾帼英雄便是女中豪杰,我们的木兰便是其中一位。木兰勤劳能干,善良孝顺,替父从军,机智刚毅,英武勇敢,战场杀敌,最后凯旋而归。木兰在我的心中留下深深地烙印,我想我们更要学习木兰的精神。这些精神,让人钦佩,让人敬重。木兰爱亲人也爱国家,把对国家对亲人的责任感融合到一起。回想一下,从古代的穆桂英、杨排风,到现代的江雪琴、刘胡兰,哪一个不是巾帼英雄?这些人都在保卫着自己的祖国,做着男人们做的事。
故乡是我们的生命之源,祖国乃是我们生命之根,而爱国主义,就是我们强大的精神支柱,是中华儿女建设保卫祖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动力源泉。多少个巾帼英雄保卫祖国,远赴边疆,与入侵者征战数十年,这是为什么?一个软弱女子去做一名战场上飞驰的宝马,这是为什么?只有两个字:爱国!
“位卑未敢忘忧国。” 前人尚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连一个软弱的妇人都亲自挂帅,何况我们新时代的新一辈?
那么,让我们一起努力吧!学习前人的英勇,爱国,更重要学习他们的精神与高尚品质。 为我们可亲可敬的祖国,为中华之掘起而努力奋斗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