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役背景
定军山之战发生于东汉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是刘备与曹操争夺汉中地区的关键战役。当时,刘备已经取得益州,为进一步扩大势力范围,决定北取汉中。汉中地处关中与巴蜀之间,是兵家必争之地,曹操也深知其重要性,派大将夏侯渊镇守。
战略要地:汉中是连接关中与巴蜀的咽喉要道,控制汉中意味着掌握了北伐的跳板和防守的屏障。
刘备亲率大军北上,与曹操的汉中守军展开激烈争夺。定军山位于汉中西部,地势险要,是控制汉中的关键据点。夏侯渊在此地构筑防线,意图阻挡刘备的进攻。
战役过程
第一阶段:战略部署
刘备采纳法正的建议,采取声东击西之计。先派张飞、马超等人在阳平关一带佯攻,吸引夏侯渊主力注意,同时秘密调动黄忠、法正等人向定军山进发。
第二阶段:奇袭定军山
建安二十四年春,黄忠率军突袭定军山。当时夏侯渊正在山下督战,黄忠抓住时机,亲率精锐部队从高处冲下,直取夏侯渊中军大帐。
第三阶段:黄忠斩夏侯渊
在激烈的战斗中,老将黄忠奋勇当先,一刀斩杀曹军主帅夏侯渊。曹军群龙无首,顿时大乱。刘备军趁势追击,大获全胜。
第四阶段:巩固战果
夏侯渊死后,曹操亲自率军来援,但面对刘备军的坚固防守,最终被迫撤退。刘备成功夺取汉中,为蜀汉政权的建立奠定了重要基础。
定军山地理位置示意图
主要人物

黄忠
字汉升,南阳人。老当益壮的蜀汉名将,在此战中以高龄斩杀夏侯渊,威震天下。

夏侯渊
字妙才,沛国谯人。曹操的族弟,曹魏名将,以勇猛著称,镇守汉中。

刘备
字玄德,涿郡涿县人。蜀汉开国皇帝,此战亲自指挥,夺取汉中。

法正
字孝直,扶风郿人。蜀汉谋士,此战的主要策划者,献计声东击西。
历史意义
定军山之战的胜利对刘备集团具有重大战略意义。首先,夺取汉中使蜀汉政权获得了重要的战略缓冲地带,为北伐中原提供了前进基地。其次,此战大大提升了刘备军的士气,黄忠一战成名,成为五虎上将之一。
对曹操集团而言,失去汉中意味着失去了对西南地区的控制权,也标志着曹操统一天下的战略受挫。夏侯渊的阵亡更是曹魏集团的重大损失。
军事影响:此战创造了以少胜多、以奇制胜的经典战例,被后世军事家广泛研究。
后世影响
定军山之战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深远影响。在文学方面,《三国演义》中对这场战役的描写生动传神,"老黄忠计夺天荡山,黄汉升力斩夏侯渊"成为经典章节。
在民间文化中,黄忠斩夏侯渊的故事被改编成各种戏曲、评书等形式,广为流传。"老黄忠"也成为老当益壮的代名词,激励着无数后人。
现代考古发现,定军山古战场遗址保存完好,成为重要的历史文化遗址,吸引着众多历史爱好者前来参观凭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