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示的 MX 品牌没见过, 无法了解具体.。
以下是吉林华微的资料
3DD13009K 是NPN双极型大功率晶体管,制造中采用的主要工艺技术有:高压平面工艺技术、三重扩散技术等,并且采取了能够最大限度的兼顾电流容量与耐电冲击性的发射区网格的横向设计。
集电极-基极直流电压 VCBO 700V。
集电极-发射极直流电压 VCEO 400V。
发射极-基极直流电压 VEBO 9V。
最大集电极直流电流(DC) IC 12A。
最大集电极脉冲电流(pulse)ICP 24A。
最大基极直流电流(DC) IB 6A。
最大基极脉冲电流(pulse)IBP 12A。
最大集电极耗散功率 PC 100W。
最高结温 Tj150 ℃
选用华微的管子试下看看.
三极管D13009k管脚分别为:
面对有字的一面,管脚向下从左到右为b基极、c集电极、e发射极。
1、正常的NPN结构三极管的基极(B)对集电极(C)、发射极(E)的正向电阻是430Ω-680Ω(根据型号的不同,放大倍数的差异,这个值有所不同)反向电阻无穷大;
2、正常的PNP 结构的三极管的基极(B)对集电极(C)、发射极(E)的反向电阻是430Ω-680Ω,正向电阻无穷大。集电极C对发射极E在不加偏流的情况下,电阻为无穷大。
基极对集电极的测试电阻约等于基极对发射极的测试电阻,通常情况下,基极对集电极的测试电阻要比基极对发射极的测试电阻小5-100Ω左右(大功率管比较明显)。
扩展资料:
三极管的脚位判断,三极管的脚位有两种封装排列形式,如图:
三极管是一种结型电阻器件,它的三个引脚都有明显的电阻数据,测试时(以数字万用表为例,红笔+,黒笔-)我们将测试档位切换至二极管档。
基极对集电极的测试电阻约等于基极对发射极的测试电阻,通常情况下,基极对集电极的测试电阻要比基极对发射极的测试电阻小5-100Ω左右(大功率管比较明显);
如果超出这个值,这个元件的性能已经变坏,请不要再使用。
如果误使用于电路中可能会导致整个或部分电路的工作点变坏,这个元件也可能不久就会损坏,大功率电路和高频电路对这种劣质元件反应比较明显。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三极管。
; 最好是把13009拆下来单独测量,这样比较正确。如果不方便拆,可以查管子的C-E间直流电阻。此电阻值应该几乎是无穷大。
同时,查C-B直流电阻,此时,晶体管应该的单向导电性。如果这两项都正常,则此管子基本没坏。
一般,在电源中,此管的B-E之间有电感(变压器绕组),所以,在整机上B-E之间的直流电阻没办法测到。
三极管是在一块半导体基片上制作两个相距很近的PN结,两个PN结把整块半导体分成三部分,中间部分是基区,两侧部分是发射区和集电区,排列方式有PNP和NPN两种。
扩展资料:
13009是NPN极性的大功率三极管,按照普通NPN三极管的检测方式检测即可。
粗略检查时,将三极管拆下,数字万用表置于蜂鸣档(二极管档)或指针式万用表置于电阻档R×10、R×1量程,分别测量三极管的任意两个引脚,只要有任意两个引脚呈现短路状态,即说明该三极管已经击穿损坏。
详细测量时,可以使用万用表依次验证三极管集电结和发射结这两个PN结的单向导电性,任意一个PN结失去单向导电性,则三极管已损坏。注意某些13009可能内置阻尼二极管,测量时需考虑阻尼二极管对测试的影响。如果PN结特性正常,再测试此是否具有放大能力,以及放大系数是否满足要求。
对于电脑ATX电源来说,开关管大多是短路性损坏,并且短路后会烧毁保险管。因此一旦出现烧保险的故障,应重点检查主电源和副电源的开关管。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三极管。
3DD13009K 参数-双极性晶体管datasheet-PDF中文资料大全。
制造商产品编号: 3DD13009K。
材料: Si
晶体管极性: NPN
功耗 (Pd): 120
集电极--基极击穿电压 (Ucb): 700。
集电极--发射极击穿电压 (Uce): 400。
发射极--基极击穿电压 (Ueb): 9。
最大集电极电流 (Ic): 12。
工作温度最高值 (Tj), °C: 150。
最大工作频率 (ft): 4
输出电容 (Cc), pF:
直流电流增益 (hfe): 5。
晶体管封装类型: TO220C_TO3PB。
管脚:面对有字的一面管脚向下从左到右为123,
1b2c3e
。。双管参数一样啦。因为脉冲产生IC TL494,是一与会输出双路对称方波的驱动电路,开关管也要相应对称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