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概论
第一节 全身体表和经络穴位
第二节 管状骨——形态、构造、骨化、血管神经、放射性核素骨显像。
第三节 关节——形态、构造、血管神经分布。
第四节 骨骼肌——构造、腱、腱的血液供应、腱的分类和移植。
第五节 血管——壁的构造、小动静脉、淋巴管、微循环和动静脉吻合、皮肤微血管树。
第六节 周围神经——构造、分类、脊神经、肌梭、运动终板、神经纤维变性和再生。
第二管 上肢
第一章 上肢整体观
第一节 上肢体表
第二节 上肢骨及骨化中心
第三节 上肢肌
第四节 上肢血管——动脉、浅静脉、浅深静脉的交通和青脉皮瓣。
第五节 上肢淋巴管和淋巴结
第六节 上肢神经——上肢神经、皮神经、皮肤神经节段、肌肉神经节段、骨的神经节段、交感神经分布。
第七节 上肢的分区
第二章 肩部
第一节 肩前区和锁骨区——表面解剖、锁骨区局解、肩带、肩前区和腑区局解、臂丛、腑血管、肩部动脉造影。
第二节 肩后区和肩胛区——表面解剖、层次局解。
第三节 肩上区——表面解剖、层次局解。
第四节 腋区——表面解剖、层次局解、淋巴管和淋巴结。
第五节 肩关节——肩关节复合体、孟肱关节及周围结构。
第六节 肩部骨骼——肩胛骨和肱骨上端。
第七节 肩部入路局解——前内侧入路、上方弧形入路、后入路、腋入路。
第八节 肩部X线测量及年龄特征。
第九节 肩带和臂的运动
第三章 臂部
第一节 臂前区——层次局解、肱动脉干及分支、皮瓣。
第二节 臂后区——层次局解、皮瓣。
第三节 臂外侧面——层次局解
第四节 臂部断面及筋膜间隙
第五节 臂部骨骼及骨折变位
第六节 臂部入路局解——肱骨近、中、远1/3前外侧入路、肱骨中3/5后入路。
第四章 肘部
第一节 肘前区——表面解剖、层次局解。
第二节 肘后区——表面解剖、层次局解。
第三节 肘外侧面——表面解剖、层次局解。
第四节 肘内侧面——表面解剖、层次局解、肘管。
第五节 肘关节——肘关节各方面及动脉网。
第六节 肘部骨骼及骨折变位
第七节 肘部断面
第八节 肘部入路局解——肘前、肘后、肘内侧、肘外侧入路。
第九节 肘部X线测量及年龄特征。
第十节 肘部运动
第五章 前臂部
第六章 手部
第七章 上肢诸神经
[附]经络穴位
看不懂你的问题,为写论文找资料?
“肩关节镜下解剖图肩关节的运动。
时各关节间的协调运动,肩肱关节运动时肩胸连接处随之运动,此协调运动称为肩肱节律性,肩关节外展至30°或前屈至60°,肩胛骨是不旋转的,称为静止期,在此以后肩胛骨开始旋转,每外展15°肩关节转10°肩胛骨转5°,两者比例为2:1,当外展至90°以上时,每外展15°肩关节转5°肩胛骨转10°,两者比例为1:2.。
肩关节的活动范围在正常情况下为:前屈上举150°-170°、后伸40°-45°、外展上举160°-180°、内收20°-40°、水平位外旋60°-80°(或贴壁45°)、水平位内旋70°-90°(或贴壁70°)、水平屈曲135°、水平伸展30°,加之肩关节的活动是以胸锁关节为支点,以锁骨为杠杆,因此肩关节的活动范围又可因“肩胸关节”的活动而增加。肩关节的这些特点就决定了肩部易发生如上所述的疾患。
参与肩关节运动的肌肉主要为肩部肌肉,而且肩关节运动需在上臂肌肉协助下共同进行。肩关节的运动必须具备两个条件,其一是要有良好的肩胛部肌肉使肩部保持相当的稳定,其二是肱骨头和关节盂之间须保持密切相接(这主要是由肩袖来完成)。因此,参与肩关节运动的骨骼肌并不单纯地只供给关节动力,在稳定肩关节方面也起很大的作用。
肩关节属于球窝关节,能作多轴性灵活运动,同下肢髋关节比较,肩关节的运动幅度较大,但稳固性差。
肩关节可以完成七种动作(一)屈:从肩关节冠状轴前方跨过的肌肉具有屈肩关节的作用。重要的肌肉有喙肱肌、三角肌前部纤维、胸大肌锁骨部和肱二头肌短头。前屈的运动范围约70°。
(二)伸:从肩关节冠状轴后方跨过的肌肉具有伸的作用。主要的肌肉有背阔肌、三角肌后部纤维和肱三头肌长头。后伸时,由于受到关节囊前臂及肱骨头与喙突相接触的限制,故运动范围小于屈的范围,约为60°。
(三)内收:从贯肱骨头的矢状轴下方跨过的肌肉能使肩关节内收,主要的肌肉有胸大肌、背阔肌和肩胛下肌。内收时,由于肱骨头滑向关节窝的上方而受到躯干的阻碍,其运动范围很小,约为20°。
(四)外展:从矢状轴上方跨过的肌肉,可使肩关节外展,主要的外展肌有三角肌(中部纤维)和冈上肌,当肩关节旋外时,肱二头肌长头也参与外展。肩关节外展时肱骨头滑向关节窝的下方,所以运动范围较大,约90°。
(五)旋内:沿贯穿于肱骨头中心与肱骨小头中心之间的垂直轴,上臂可作旋内和旋外运动。凡由内(起点)向外(止点)从垂直轴前方跨过的肌肉具有旋内作用。旋内的肌肉有背阔肌、胸大肌、肩胛下肌和三角肌前部纤维。旋内时,肱骨头在关节盂内向后滑动,肱骨大结节和肱骨体向前方转动。
(六)旋外:从垂直轴后方跨过的肌肉有旋外作用。旋外的肌肉有冈下肌和小圆肌。旋外时,肱骨头在关节盂内向前滑动,肱骨大结节和肱骨体向后方转动。当上肢垂直时,旋转运动的范围最大,可达120°。
(七)环转:三角肌(三个束)、胸大肌、斜方肌、菱形肌、前锯肌、背阔肌、大圆肌、小圆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