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唐-白居易《池上》
释义:一个小孩撑着小船,偷偷地采了白莲回来。
2、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宋-叶绍翁《夜书所见》
释义:家中几个小孩还在兴致勃勃地斗蟋蟀呢!夜深人静了还亮着灯不肯睡眠。
3、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清-高鼎《村居》
释义:村里的孩子们放了学急忙跑回家,趁着东风把风筝放上蓝天。
4、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宋-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
释义:小孩子飞快地奔跑着追赶黄色的蝴蝶,可是蝴蝶突然飞入菜花丛中,再也找不到了。
5、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清-袁枚《所见》
释义: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嘹亮的歌声在林中回荡。
《池上》直接描写“小娃天真调皮”的诗句是: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池上
【作者】白居易 【朝代】唐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译文
一个小孩撑着小船,偷偷地采了白莲回来。他不知道怎么掩藏踪迹,水面的浮萍上留下了一条船儿划过的痕迹。
扩展资料:
赏析
诗人在诗中叙述一个小娃娃生活中的一件小事,准确地捕捉了小娃娃瞬间的心情,勾画出一幅采莲图。莲花盛开的夏日里,天真活泼的儿童,撑着一条小船,偷偷地去池中采摘白莲花玩。兴高采烈地采到莲花,早已忘记自己是瞒着大人悄悄地去的,不懂得或是没想到去隐蔽自己的踪迹,得意忘形地大摇大摆划着小船回来,小船把水面上的浮萍轻轻荡开,留下了一道清晰明显的水路痕迹。
诗人以他特有的通俗风格将诗中的小娃娃描写得非常可爱、可亲,整首诗如同大白话,富有韵味。
白居易是一位擅长写叙事诗的大诗人。他的长篇叙事诗,将所叙事物写得曲折详尽、娓娓动听,饱含着诗人自己的情感。同样的,他的诗中小品,更通俗平易。《池上二绝》就是这样一组描写一种平凡生活的小诗。诗人以他特有的通俗风格,将两个小景写得可爱、可亲、可信。
有这些诗句:
1、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出自清代高鼎的《村居》
译文:村里的孩子们早早就放学回家,赶紧趁着东风把风筝放上蓝天。
2、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出自宋代杨万里的《宿新市徐公店》
译文:小孩子奔跑着追赶黄蝴蝶,可是蝴蝶飞入菜花丛中就再也找不到了。
3、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出自宋代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
译文:最喜欢的顽皮的小儿子,他正横卧在溪头草丛,剥着刚摘下的莲蓬。
4、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出自宋代杨万里的《闲居初夏午睡起·其一》
译文:漫长的夏日,从午睡中醒来不知做什么好,只懒洋洋的看着儿童追逐空中飘飞的柳絮。
5、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出自唐代贺知章的《回乡偶书》
译文:家乡的儿童们看见我,没有一个认识我。他们笑着询问我:你是从哪里来的呀?
6、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出自宋代杨万里的《稚子弄冰》
译文:儿童早晨起来,将冻结在铜盆里的冰块脱下,用彩线穿起来当铮。
《池上》直接描写“小娃天真调皮”的诗句是: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1、这首诗的全诗是:
《池上》
唐代: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2、这首诗的翻译:一个小孩撑着小船,偷偷地采了白莲回来。他不知道怎么掩藏踪迹,水面的浮萍上留下了一条船儿划过的痕迹。
3、赏析:这首诗写一个小孩儿偷采白莲的情景。从诗的小主人公撑船进入画面,到他离去只留下被划开的一片浮萍,有景有色,有行动描写,有心理刻画,细致逼真,富有情趣;而这个小主人公的天真幼稚、活泼淘气的可爱形象,也就栩栩如生,跃然纸上了。白居易是一位擅长写叙事诗的大诗人。他的长篇叙事诗,将所叙事物写得曲折详尽、娓娓动听,饱含着诗人自己的情感。同样的,他的诗中小品,更通俗平易。《池上二绝》就是这样一组描写一种平凡生活的小诗。诗人以他特有的通俗风格,将两个小景写得可爱、可亲、可信。
4、这首诗的诗人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
形容儿童天真可爱的诗句如下:
1、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宋代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
翻译:小孩子奔跑着追赶黄蝴蝶,可是蝴蝶飞入菜花丛中就再也找不到了。
2、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清代高鼎《村居》
翻译:村里的孩子们早早就放学回家,赶紧趁着东风把风筝放上蓝天。
3、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南宋杨万里《舟过安仁》
翻译:一只渔船上,有两个小孩子,他们收起了竹竿,停下了船桨,坐在船中。
4、童子柳阴眠正着,一牛吃过柳阴西。——宋代杨万里《桑茶坑道中》
翻译:堤岸旁的柳阴里,一位小牧童躺在草地上,睡梦正酣。而那头牛只管埋头吃草,越走越远,直吃到柳林西面。
5、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清代袁枚《所见》
翻译: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嘹亮的歌声在林中回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