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西晋史学家陈寿与他的不朽史学巨著
陈寿(233年-297年),字承祚,巴西郡安汉县(今四川南充)人,西晋著名史学家。他曾仕于蜀汉,任观阁令史,蜀亡后入晋为官。陈寿师从谯周,博通经史,以严谨的史笔著称。
据《晋书·陈寿传》记载,陈寿撰《三国志》时“善叙事,有良史之才”,深受当时学者推崇。他历经十余年完成此书,为中国古代正史“二十四史”之一。
《三国志》共六十五卷,分为《魏书》三十卷、《蜀书》十五卷、《吴书》二十卷,记载了从东汉末年黄巾起义至西晋统一(约公元184年—280年)近百年间的历史。
该书采用纪传体体例,以人物传记为中心,辅以志表形式,真实记录了曹操、刘备、孙权等历史人物的事迹。其文笔简练,叙事清晰,被誉为“前四史”之一,与《史记》《汉书》《后汉书》并列。
《三国志》是研究三国历史最权威的原始文献之一。虽因史料局限存在简略之处,但因其立场相对客观,成为后世了解三国时代的重要依据。
南朝宋裴松之为其作注,补充大量史料,极大丰富了原书内容。后世文学作品如《三国演义》,亦多取材于《三国志》及裴注。
诸葛亮传节选:“亮少有逸群之才,英霸之器,身长八尺,容貌甚伟,时人异焉。”
武帝纪节选:“太祖运筹演谋,鞭挞宇内,揽申、商之法术,该韩、白之奇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