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撰写毕业论文的最后阶段,致谢部分是表达对导师、同学、家人以及所有帮助过自己的人感激之情的重要环节。然而,许多学生在提交论文进行查重时,都会产生一个共同的疑问:论文查重时,致谢部分会被计入重复率吗?这个问题看似简单,但答案却因查重系统和学校要求而异。
主流查重系统对致谢的处理方式
目前市面上主流的论文查重系统(如知网、维普、万方、Turnitin等)在处理致谢部分时,通常有以下几种情况:
情况一:致谢部分不计入总重复率
大多数查重系统(尤其是国内系统)在计算论文总重复率时,会自动识别并排除致谢、参考文献等非正文部分。这意味着,即使你的致谢内容与他人相似,也不会直接影响最终的查重率。
情况二:致谢部分单独标注,但影响整体判断
部分查重系统会将致谢部分单独列出,显示其重复率,但不计入全文总重复率。虽然不影响最终数字,但高重复率的致谢可能会引起导师或评审老师的注意,认为学术态度不够严谨。
情况三:致谢部分完全计入重复率
少数查重系统或特定学校的规定可能会要求将致谢部分完全计入查重范围。这种情况相对较少,但需要特别注意学校的具体要求。
为什么致谢容易出现重复?
致谢部分之所以容易出现重复,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模板化表达:许多学生会参考网络上的致谢模板,导致开头、结尾等部分出现雷同。
固定用语:如"衷心感谢"、"谨向"、"表示诚挚的谢意"等表达在致谢中频繁出现。
导师姓名:同一导师指导的学生在致谢中提及导师姓名和职称,也会被系统识别为重复。
如何降低致谢部分的重复率?
即使致谢部分不计入总重复率,保持其原创性也是学术诚信的体现。以下是一些实用建议:
1. 个性化表达:结合自己的真实经历和感受撰写致谢,避免直接套用模板。可以回忆具体的研究过程、遇到的困难以及他人的帮助细节。
2. 调整句式结构:改变常见的表达方式,如将"感谢XXX老师的悉心指导"改为"在XXX老师的耐心指导下,我完成了..."
3. 使用同义词替换:用不同的词汇表达相同的意思,如"帮助"可替换为"支持"、"协助"等。
4. 控制篇幅:致谢不宜过长,一般300-500字为宜,重点突出,避免冗长。
结论与建议
综合来看,大多数情况下致谢部分不会计入论文总重复率,但不同查重系统和学校可能存在差异。最稳妥的做法是:
✅ 查阅学校规定:仔细阅读学校或学院发布的论文格式要求和查重说明。
✅ 咨询导师意见:向导师确认致谢部分的具体要求。
✅ 保持原创性:无论是否计入重复率,真诚、个性化的致谢更能体现学术态度。
✅ 提前自查:使用与学校相同的查重系统进行预查,查看致谢部分的检测结果。
常见问题解答(FAQ)
Q:知网查重会查致谢吗?
A:知网查重系统通常会识别致谢部分并将其排除在总重复率计算之外,但会在报告中单独显示致谢的重复情况。
Q:致谢重复率很高怎么办?
A:如果学校要求严格,建议重新撰写,增加个性化内容,避免使用通用模板。如果只是自查发现,且学校不计入,则影响不大。
Q:参考文献和致谢哪个更容易重复?
A:参考文献格式相对固定,重复率通常较高但会被系统自动识别排除。致谢内容如果模板化严重,也可能出现较高重复,但更易通过个性化修改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