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撰写毕业论文的过程中,许多学生都会思考一个问题:论文最后的致谢部分是否会被查重系统检测?如果致谢词重复率过高,会不会影响论文的最终评定?本文将为您详细解答这些问题。
一、主流查重系统对致谢部分的处理
目前,国内高校普遍使用的查重系统主要有知网(CNKI)、维普、万方等。这些系统对致谢部分的处理方式有所不同:
- 知网查重系统:通常情况下,知网会自动识别论文中的“致谢”章节,并在生成查重报告时将其排除在总文字复制比的计算之外。这意味着致谢部分的内容不会直接影响论文的查重率。
- 维普与万方系统:这两个系统也具备识别特定章节(如摘要、参考文献、致谢)的能力,大多数情况下不会将致谢内容计入重复率。
- 学校自定规则:需要注意的是,虽然查重系统可能不计算致谢部分,但最终是否计入重复率由学校或学院决定。有些学校可能要求提交全文查重,包含致谢部分。
重要提示:
在提交论文前,务必向导师或教务部门确认学校的具体查重要求,避免因信息不对称而产生问题。
二、为什么仍建议原创撰写致谢?
即使查重系统通常不计算致谢部分,我们仍强烈建议学生独立撰写致谢内容,原因如下:
- 学术诚信:抄袭或大量复制他人的致谢词,本质上是一种学术不端行为,违背了学术道德。
- 个性化表达:致谢是论文中最具个人色彩的部分,是向指导老师、家人、朋友表达真实感激之情的机会。
- 避免意外风险:如果学校要求全文查重,或查重系统未能正确识别“致谢”标题,复制内容仍可能导致重复率异常。
- 答辩印象分:在论文答辩时,老师可能会阅读致谢部分。一份真诚、独特的致谢能给答辩老师留下良好印象。
三、撰写致谢的实用建议
一份好的致谢词应当真诚、简洁、得体。以下是几个写作建议:
- 按感谢对象的重要性或逻辑顺序排列,如:导师 → 其他老师 → 实验室同学 → 家人 → 朋友。
- 避免使用过于夸张或煽情的语言,保持学术文本的庄重性。
- 可以提及具体事例,如“感谢张老师在实验设计阶段给予的耐心指导”,使感谢更真实可信。
- 控制篇幅,一般300-500字为宜,不宜过长。
小技巧:
如果担心写作,可以先列出要感谢的人和事,再用自己的语言组织成段落,这样既能保证内容完整,又能确保原创性。
四、总结
综上所述,虽然主流查重系统通常不会将致谢部分计入论文重复率,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随意复制粘贴。从学术规范和个人情感表达的角度出发,独立撰写一份真诚的致谢词是每位毕业生应有的态度。同时,务必了解所在院校的具体规定,确保论文顺利通过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