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撰写学术论文时,我们不可避免地会使用大量专业术语。然而,这些术语在查重系统中往往成为重复率的"重灾区"。如何在保持学术准确性的前提下,对专业术语进行有效降重,是每个研究者都需要掌握的技能。
提示:专业术语降重的核心原则是:不改变原意,不牺牲准确性,通过合理的表达方式创新来降低文字重复率。
为什么专业术语容易导致高重复率?
专业术语是特定学科领域内约定俗成的表达方式,具有高度的规范性和一致性。这导致:
- 不同作者在描述同一概念时,往往会使用完全相同的术语
- 教科书、权威文献中的定义性表述高度相似
- 某些术语几乎没有同义词或替代表达
专业术语降重的六大实用技巧
1. 同义词/近义词替换(谨慎使用)
对于部分专业术语,可以寻找学术界认可的同义词或近义词进行替换:
- 示例: "光合作用" → "光能合成作用"(需确认该表达在学术界的接受度)
- 注意: 必须确保替换后的术语在学术上是准确且被广泛接受的
2. 词性转换与句式重构
保持术语核心不变,通过改变句子结构来实现降重:
- 原句: 本研究采用了双盲实验设计。
- 改写: 在本研究中,实验设计采用了双盲法。
- 原句: 数据显示了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 改写: 显著的正相关性在数据分析结果中得以体现。
3. 解释性描述替代
用描述性语言解释术语的含义,而非直接使用术语本身:
- 原句: 采用PCR技术进行基因扩增。
- 改写: 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对目标基因片段进行体外扩增。
- 原句: 运用ANOVA分析数据差异。
- 改写: 使用方差分析方法检验各组数据间的统计学差异。
4. 中英文结合使用
在首次出现时使用完整中英文表达,后续可交替使用:
- 示例: "深度学习(Deep Learning)已成为人工智能领域的重要分支。这种Deep Learning方法..."
5. 拆分与合并表达
将复合术语拆解或与其他概念合并表达:
- 原句: 研究了纳米材料的生物相容性。
- 改写: 探讨了纳米尺度材料与生物系统相互作用的兼容程度。
6. 引用权威定义
对于必须使用的标准术语定义,直接引用并规范标注出处:
重要提醒: 引用必须遵循学术规范,正确使用引号并标注参考文献,否则可能构成抄袭。
需要避免的误区
- 生造术语: 创造不存在或不被学术界认可的"新术语"
- 过度替换: 为降重而牺牲表达的准确性和专业性
- 改变原意: 降重后术语含义发生偏差
- 忽视领域习惯: 某些领域对术语使用有严格规定,不可随意更改
总结
专业术语降重是一项需要平衡准确性与原创性的技能。最佳策略是:优先保证学术表达的准确性,在此基础上灵活运用句式变换、解释性描述等技巧。对于无法避免的核心术语,应通过规范引用的方式处理。记住,降重的目的是提高原创性表达,而非简单地"绕开"查重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