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答案
是的,《三国志》采用纪传体
《三国志》由西晋史学家陈寿编撰,是中国古代"二十四史"之一,明确采用纪传体的史学体裁。全书共65卷,包括《魏书》30卷、《蜀书》15卷、《吴书》20卷,以人物传记为核心,辅以纪、志、表等形式。
作为纪传体史书的典范,《三国志》继承了司马迁《史记》的体例,但又有其独特之处。它以魏、蜀、吴三国分立的历史格局为框架,分别记述各国历史,开创了"分国纪传体"的先河。
纪传体特征详解
- 以人物为中心:全书以帝王将相、文人墨客等历史人物的传记为主体,通过人物事迹展现历史进程。
 - 纪传结合:既有帝王的"本纪",又有重要人物的"列传",形成完整的叙事体系。
 - 分国叙事:不同于传统纪传体的统一王朝叙事,《三国志》创新性地采用分国记述的方式。
 - 简练精当:陈寿文笔简练,叙事精当,被誉为"善叙事,有良史之才"。
 - 史论结合:在传记后常有"评曰",体现作者的历史观点和评价。
 
与其他史书体裁对比
| 史书名称 | 体裁 | 主要特点 | 与《三国志》异同 | 
|---|---|---|---|
| 《史记》 | 纪传体 | 首创纪传体,体例完备 | 同属纪传体,但《史记》通史,《三国志》断代史 | 
| 《资治通鉴》 | 编年体 | 按时间顺序记事 | 体裁不同,编年体重时间,纪传体重人物 | 
| 《汉书》 | 纪传体 | 断代史典范 | 同属纪传体断代史,但《汉书》单朝,《三国志》多国 | 
| 《三国演义》 | 章回体小说 | 文学创作,虚构情节 | 完全不同体裁,演义重文学性,志书重史实 | 
史学价值与意义
《三国志》作为纪传体史书的重要代表,具有极高的史学价值:
- 史料价值:保存了三国时期最原始、最可靠的历史资料。
 - 文学价值:文笔简练优美,叙事生动,被誉为"史家之绝唱"。
 - 体例创新:开创了分国纪传体的先河,影响后世史书编撰。
 - 思想价值:体现了作者的历史观和价值观,对后世影响深远。
 
对后世三国文化的影响
《三国志》作为正史,为后世三国题材的文学、戏剧、游戏等创作提供了历史基础:
- 文学创作:《三国演义》等文学作品以此为基础进行艺术加工。
 - 游戏开发:现代三国题材游戏(如《三国志》系列、《全面战争:三国》等)都以此为主要参考。
 - 影视作品:各类三国题材影视剧的历史依据。
 - 文化传承:三国文化在东亚地区的广泛传播,离不开《三国志》的历史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