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散文发展十分迅速,出现了许多优美的散文,为读者所青睐,并在文学界独树一帜。下面是我整理的100字左右的优美散文,希望我们的文章你能喜欢。
100字左右的优美散文篇一:夕阳下 夕阳下是朋友与我的约定。
夕阳下,是那一首首的儿歌。
夕阳下,是我用力的奔跑。
夕阳下,那是我逝去的童年。
夕阳下,更是我珍惜的明天。
夕阳下,我想起,奶奶喃喃的一首首童谣。
夕阳下,我想起,父母临走时的句句叮嘱。
夕阳下,我想起太多太多……
100字左右的优美散文篇二:采一朵秋 采一朵秋。
是那耀眼的晨光,
还是黎明的破晓?。
拉开我们笑容的---。
是秋啊。
想不到的回忆,
似海。
风吹着门铃,
清脆的响着。
或许吧,
是一首唱不完的歌。
仅一声,
却是如此好听。
是秋啊。
我想---
偷偷的,
悄悄地---
采一朵秋,
就一朵。
100字左右的优美散文篇三:花与人 春天的花是小时候的人,
充满稚幼的心灵,
有着柔嫩的皮肤。
夏天的花是青年的人,
充满激情的想法,
有着好奇心理。
秋天的花是中年人,
激情虽过,
却充满了成熟。
冬天的花是老年人,
安静的等待春到来。
等待新的人生。
100字左右的优美散文篇四:夏寒 逝去的这个夏日,
怎像跨越一个漫长的严冬?。
我使出浑身解数,
却怎么也走不出你,
这一汪忧伤。
不敢,
不敢再走近你,
我怕继续受伤。
久违的慕蓉,
伫立窗前,
轻声呤诵:
“我可以锁住我的笔,
十篇精美短文欣赏
1·《境由心造》
一个人的处境是苦是乐常是主观的。
有人安于某种生活,有人不能。因此能安于自已目前处境的不妨就如此生活下去,不能的只好努力另找出路。你无法断言哪里才是成功的,也无法肯定当自已到达了某一点之后,会不会快乐。有些人永远不会感到满足,他的快乐只建立在不断地追求与争取的过程之中,因此,他的目标不断地向远处推移。这种人的快乐可能少,但成就可能大。
苦乐全凭自已判断,这和客观环境并不一定有直接关系,正如一个不爱珠宝的女人,即使置身在极其重视虚荣的环境,也无伤她的自尊。
拥有万卷书的穷书生,并不想去和百万富翁交换钻石或股票。满足于田园生活的人也并不艳羡任何学者的荣誉头衔,或高官厚禄。
你的爱好就是你的方向,你的兴趣就是你的资本,你的性情就是你的命运。各。
人有各人理想的乐园,有自已所乐于安享的花花世界。
2.《大和小》
一位朋友谈到他亲戚的姑婆,一生从来没有穿过合脚的鞋子,常穿着巨大的鞋子走来走去。儿子晚辈如果问她,她就会说:“大小鞋都是一样的价钱,为什么不买大的?”
每次我转述这个故事,总有一些人笑得岔了气。
其实,有生活里我们会看到很多这样的"姑婆"。没有什么思想的作家,偏偏写着厚重苦涩的作品;没有什么内容的画家,偏偏画着超级巨画;经常不在家的商人,却有非常巨大的家园。
许多人不断地追求巨大,其实只是被内在贪欲推动着,就好像买了特大号的鞋子,忘了自己的脚一样。
不管买什么鞋子,合脚最重要,不论追求什么,总要适可而止。
3.《抉择》
人的一生常处于抉择之中,如:念哪一间大学?选哪一种职业?娶哪一种女子?……等等伤脑筋的事情。一个人抉择力的有无,可以显示其人格成熟与否。
倒是哪些胸无主见的人,不受抉择之苦。因为逢到需要决定的时候,他总是求询别人说:“嘿,你看怎么做?”
大凡能够成大功业的人,都是抉择力甚强的人。他知道事之成败,全在乎已没有人可以代劳,更没有人能代你决定。
在抉择的哪一刻,成败实已露出端倪。
4.《人就这么一辈子》
我常以“人就这么一辈子”这句话告诫自己并劝说朋友。这七个字,说来容易,听来简单,想起来却很深沉。它能使我在软弱时变得勇敢,骄傲时变得谦虚,颓废时变得积极,痛苦时变得欢愉,对任何事拿得起也放得下,所以我称它为“当头棒喝”、“七字箴言”。——我常想世间的劳苦愁烦、恩恩怨怨,
如有不能化解的,不能消受的,不也就过这短短的几十年就烟消云散了吗?若是如此,又有什么解不开的呢?
人就这么一辈子,想到了这句话,如果我是英雄,便要创造更伟大的功业;如果我是学者,便要获取更高的学问;如果我爱什么人,便要大胆地告诉她。因为今日过去便不再来了;这一辈子过去,便什么都消逝了。一本书未读,一句话未讲,便再也没有机会了。这可珍贵的一辈子,我必须好好地把握住它啊!
人就这么一辈子,你可以积极地把握它;也可以淡然地面对它。想不开想想它,以求释然吧!精神颓废时想想它,以求感恩吧!因为不管怎样,你总是很幸运地。
拥有这一辈子,不能白来这一遭啊。
5.《如花》
笑靥如花,真情如花,希望如花,生命亦如花。
每个人都有自己喜爱的花,每个人都有许多种理由善待自己,把一生的光阴凝成时光长河中那一瓣恒久的心香。在盛开的一刹那,灿烂夺目的它会吸引所有的视线。
花是如此柔弱,再美再艳,依然经不起朝来寒雨晚来风。春红匆匆谢了,只剩下满怀愁绪。花却又是美丽的战士,风雨中尽管渐渐绿肥红瘦,终究不曾低头。
生命也是一样,像精致的玻璃酒杯,常常经不起天灾人祸的撞击,粉碎成一地的璀璨,每一片都是透明的心。生命又常常像昙花,用许多年的泪与汗,掺上心血浇灌,才会有笑看天下的一刻。
如今的世界,爱花的人少了。当人们为着生计奔波的时候,连自己的生命都抓不住,又有谁会倾听花的诉说?
然而,烦躁的都市啊,请不要忘记,这世界本是镜花水月。一切如花、花如一切。所以,佛祖拈花而迦叶微笑;这一笑,便是整个世界。
6.《生命》
生命,也许是宇宙之间唯一应该受到崇拜的因素。生命的孕育、诞生和显示本质是一种无比激动人心的过程。生命像音乐和画面一样暗自挟带着一种命定的声调或血色,当它遇到大潮的袭卷,当它听到号角的催促时,它会顿时抖擞,露出本质的绚烂和激昂。当然,这本质更可能是卑污、懦弱、乏味的;它的主人并无选择的可能。
应当承认,生命就是希望。应当说,卑鄙和庸俗不该得意过早,不该误认为它们已经成功地消灭了高尚和真纯。伪装也同样不能持久,因为时间像一条长河在滔滔冲刷,卑鄙者、奸商和俗棍不可能永远戴着教育家、诗人和战士的桂冠。
在他们畅行无阻的生涯尽头,他们的后人将长久地感到羞辱。
7.《我崇拜生命》
我崇拜高尚的生命的秘密。我崇拜这生命在降生、成长、战斗、伤残、牺牲时迸溅出的钢花焰火。我崇拜一个活灵灵的生命在崇山大河,在海洋和大陆上飘荡的自由。
是的,生命就是希望。它飘荡无定,自由自在,它使人类中总有一支血脉不甘于失败,九死不悔地追寻着自己的金牧场。
8.《思想的小鱼》
每一汪水塘里,都有海洋的气息。
每一颗石子里,都有沙漠的影子。
所以诗人才说:一支三叶草,再加上我的想象,便是一片广阔的草原。
走在秋月的田野上,我想起一位诗人对老托尔斯泰的叩问:一切/成熟了的/都必须/低垂着头么?
没有错,我们走过的每一步路,都将成为往事,无论它们是欢乐的相逢,还是痛苦的别离,但是请你相信,无论是热切的期待,还是深情的追忆,我们所唱过的每一支歌,都不会转瞬消失,如同罗莎·卢森堡所言:“无论我走到哪里,只要我活着,天空、云彩和生命的美,都将与我同在!”
狭隘而自私的心灵,可以变成自己的地狱,广阔而开朗的心灵,却可以成为他人的天堂。地狱和天堂,只有一层。而一切嫉妒的火焰,总是从燃烧自己开始的。
一位年老的作家告诉我说:“你的双脚,踏碎了多少时间?但不要懊悔吧,只要踏得真实,谁的步子,都会有深浅。”
在你终于赢得成功的鲜花的时候,难道你不怀念往昔的路口?在你重新营造成功的华贵的屋宇里,难道你不怀念昔日的木头?
9.《信任》
信任一个人有时需要许多年的时间。因此,有些人甚至终其一生也没有真正信任过任何一个人,倘若你只信任那些能够讨你欢心的人,那是毫无意义的;倘若你信任你所见到的每一个人,那你就是一个傻瓜;倘若你毫不犹疑、匆匆忙忙地去信任一个人,那你就可能也会那么快地被你所信任的那个人背弃;倘若你只是出于某种肤浅的需要去信任一个人,那么旋踵而来的可能就是恼人的猜忌和背叛;但倘若你迟迟不敢去信任一个值得你信任的人,那永远不能获得爱的甘甜和人间的温暖,你的一生也将会因此而黯淡无光。
信任是一种有生命的感觉,信任也是一种高尚的情感,信任更是一种连接人与人之间的纽带。你有义务去信任另一个人,除非你能证实那个人不值得你信任;你也有权受到另一个人的信任,除非你已被证实不值得那个人信任。
10.《拥 有》
这世间,美好的东西实在数不过来了,我们总是希望得到的太多,让尽可能多的东西为自己所拥有。
人生如白驹过隙一样短暂,生命在拥有和失去之间,不经意地流干了。
如果你失去了太阳,你还有星光的照耀,失去了金钱,还会得到友情,当生命也离开你的时候,你却拥有了大地的亲吻。
拥有时,倍加珍惜;失去了,就权当是接受生命真知的考验,权当是坎坷人生奋斗诺言的承付。
拥有诚实,就舍弃了虚伪;拥有充实,就舍弃了无聊;拥有踏实,就舍弃了浮躁。不论是有意的丢弃,还是意外的失去,只要曾经真实的拥有,在一些时候,大度的舍弃不也是一种境界吗?
在不经意所失去的,你还可以重新去争取。丢掉了爱心,你可以在春天里寻觅,丢掉了意志,你要在冬天重新磨砺。但是丢掉了懒惰,你却不能把它拾起。
欲望太多,反成了累赘,还有什么比拥有淡泊的心胸,更能让自己充实、满足呢?
选择淡泊,然后准备走一段山路。
满意请采纳哦
蝴蝶飞过
会飞的生灵里,蝴蝶一如梦游人。它好像不知往哪儿飞,断断续续。鲍罗丁有一首曲子叫《我的生活》,搞不清他生活的样子,醉醺醺的,有一点混乱,甜蜜忧伤各半,像蝴蝶。
蝴蝶蹁跹,像在找丢失的东西。仔细看,它什么东西都没丢,触须和翅膀是它全部家当。它飞着,一跳一跳,像人跺脚。也许,它视陆地为海洋,怕浪花打湿衣袂。
蝴蝶有大梦,伏落灌木的时候,其实在工作。做梦之举翅而飞,直至梦醒。它梦见城市的水泥地长满卷心菜、十字花科椰菜,楼顶冒出清泉,空气变好了。蝴蝶对空气很挑剔,它的肺太纤弱了。蝴蝶还梦到月亮跟太阳商量好,替它值班。月色昼夜相连,雾一般。蝴蝶弥漫城市上空,如玉色的落叶,却无声息。
人宁愿把蝴蝶想象为女性,正如可以把所有鸟儿想象为男性。鸟儿笔直高飞,一如士兵。鸟儿到过许多地方,蝴蝶一生都在草地里。假如蝴蝶不怯生,从敞开的窗飞进人类的家里,家里就会平添了灵气。
落在酣睡的孩子的额上,有如天使的祝福。
落在书页上,仿佛字句开出洁白的花。
落在盆沿,宛如盆里装满泉水,汩汩流淌。
落在鞋上,好像这双鞋刚刚走过鲜花的草地。
落在枕头上,人梦见树上的花像爆竹迸放,青草像一片流水淹没大地。
蝴蝶落在墙上的竹笛上,笛孔都会发痒,曲牌在心里排上了队:平沙落雁、三潭印月、大起板、鹧鸪飞。
蝴蝶飞过人的寝室,看人的床铺、厨房、牙刷和眼镜,缓缓飞出窗外,接着梦游。春天是做梦的季节,边飞边梦,蝴蝶就像年轻人。
世界上所有的美好,都有有效期限。
我很欣赏台湾漫画家几米一幅题为《有效期限》的漫画,画的中心是一片浅绿的水,上部有一些叶片粗大开满了紫花的藤儿,中间偏下是两块大石头,大石头上坐着一大一小两个人,小石头上蹲着一只好奇的小青蛙。左下角一只小纸船正悄然无声地驶来,朦朦胧胧的影子倒映在水里,显得那样圣洁、诗意而又孤寂、无助。旁边的诗云:“一艘小纸船,悠悠地飘过来,吸饱水分,渐渐沉没。世界上所有的美好,都有有效期限。”
看到漫画的一瞬,我的心像是被什么刺了一下。“世界上所有的美好,都有有效期限”,这句话充满了太多的禅意。
美好的事物永远是有“有效期限”的。
事业有“有效期限”。无论我们干出的事业多么辉煌伟大,它对他人的影响都会受到种种制约,后人不可能完全依照我们的经验、想法行事;同时一个人可以干事业的年龄有限,过一村少一村,经一店少一店。
亲情有“有效期限”。父母可以陪伴你的上半生,却无法呵护你的下半生;儿女能够陪伴你的下半生,却不可能参与你的上半生……你无法在所有的时空里称心如意地拥有你想要的全部天伦之乐,就像一只鸟无法在每一个季节都拥有自己优美的歌喉。
人生的“有效期限”实在数不胜数,朋友多如“过客”,来去匆匆,有“有效期限”;梦想此一时彼一时,实现了某个目标,茫然也随之而至,有“有效期限”;金钱让我们锦衣玉食,我们从中得到的快乐却一天比一天减少,有“有效期限”……世间万物的“有效期限”贯穿我们生命的全过程,充塞着我们心灵的每一个角落。
美好事物的短暂教会了我们珍惜。我们热爱梅花,是因为它独独袒露在冬天;我们喜欢菊花,因为它只是微笑在秋日,假若世界上的花朵没有“有效期限”,我们想什么时候拥有就可以什么时候拥有,我们对花的那份期待、感恩就会大打折扣。事物的“有效期限”也激发着我们的进取精神。一切都是有时间限制的,一切都可能有来不及的时候,我们自然也就想到了要在生命的有效期内成就自己向往的事业,付出自己积蓄的情感。生活已经向我们昭示了一个真理:越是害怕时间消失的人,他们的脚步走得越远,生命的半径越大;越是觉得时间过剩的人,他们的脚步越是容易被心灵的木条框定,拥有的世界越小。
“世界上所有的美好,都有有效期限”,这是大自然不可移易的规律,这种规律不会因为你获得的职务的高低、名气的大小、财产的多寡而有所改变,我们能够做的只是让这种美好保持得长些,再长些。只要为美好的延长做出了不懈努力,我们的生命就是有价值的,值得所有路过你身边的人尊敬。
土地
土地,一个沉重而复杂的词语,人们总是对它充满异样的、难以言说的情感。它是生命之源,是人类栖居与游牧之地。因之,它也被赋予了各种复杂的意义。不论从政治、经济还是文化,都可以解读出丰富的内涵。
全世界各个民族的创世神话中,几乎毫无例外,都将土地放在重要的地位。在中国女娲造人的传说中,女娲用黄土创生,炎黄子孙从此绵延不绝。在古希腊神话传说中,有一个叫安泰的英雄,他的母亲是地神盖姬。安泰和敌人格斗时,只要脚不离地,便可源源不断地从大地汲取力量,击败任何强大敌手。《圣经》中的一句话更加叫人心动:摩西带领上帝的子民,将会到达一个流淌着蜜与奶的地方。
自从人类开始在大地上繁衍生息,一个流淌着蜜与奶的地方,便成为全人类共有的光荣梦想。中国的春秋时期,齐国公子重耳流亡,饥寒交迫,遇乡人讨要食物,乡人给他一捧泥土,重耳将泥土高举过顶,顶礼膜拜。土地,是给予我们生养的生命源头,除了顶礼膜拜,还能用怎样的方式来表达我们的感恩之心?
自古以来,诗人墨客便将土地作为深情歌咏的对象,从远古民歌的“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到现代诗人艾青“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土地承载着人们几乎所有的梦想。作家苇岸说:“踩在松动的土地上,我感到肢体在伸张,血液在涌动。”英国哲学家罗素则说:“我们总是大地的造物,我们的生命就是大地生命的一部分,就像动植物一样,我们也从它身上汲取营养。”
工业革命极大地加强了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科技进步给人类带来了福音,但另一方面,在机器的隆隆轰响之中,大片的荒芜之地被开垦,地形地貌以前所未有的方式被人类改变。
荷尔德林有诗:人生充满劳绩,但诗意的栖居在大地之上。叶赛宁说,在大地上,我们只过一生。这种诗意的栖居,也许要建立在人类对土地的重新认识之上。
应当亲近土地
土地,一个沉重而复杂的词语,人们总是对它充满异样的、难以言说的情感。它是生命之源,是人类栖居与游牧之地。因之,它也被赋予了各种复杂的意义。不论从政治、经济还是文化,都可以解读出丰富的内涵。
全世界各个民族的创世神话中,几乎毫无例外,都将土地放在重要的地位。在中国女娲造人的传说中,女娲用黄土创生,炎黄子孙从此绵延不绝。在古希腊神话传说中,有一个叫安泰的英雄,他的母亲是地神盖姬。安泰和敌人格斗时,只要脚不离地,便可源源不断地从大地汲取力量,击败任何强大敌手。《圣经》中的一句话更加叫人心动:摩西带领上帝的子民,将会到达一个流淌着蜜与奶的地方。
自从人类开始在大地上繁衍生息,一个流淌着蜜与奶的地方,便成为全人类共有的光荣梦想。中国的春秋时期,齐国公子重耳流亡,饥寒交迫,遇乡人讨要食物,乡人给他一捧泥土,重耳将泥土高举过顶,顶礼膜拜。土地,是给予我们生养的生命源头,除了顶礼膜拜,还能用怎样的方式来表达我们的感恩之心?
自古以来,诗人墨客便将土地作为深情歌咏的对象,从远古民歌的“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到现代诗人艾青“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土地承载着人们几乎所有的梦想。作家苇岸说:“踩在松动的土地上,我感到肢体在伸张,血液在涌动。”英国哲学家罗素则说:“我们总是大地的造物,我们的生命就是大地生命的一部分,就像动植物一样,我们也从它身上汲取营养。”
工业革命极大地加强了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科技进步给人类带来了福音,但另一方面,在机器的隆隆轰响之中,大片的荒芜之地被开垦,地形地貌以前所未有的方式被人类改变。
荷尔德林有诗:人生充满劳绩,但诗意的栖居在大地之上。叶赛宁说,在大地上,我们只过一生。这种诗意的栖居,也许要建立在人类对土地的重新认识之上。
植物女子
在咖啡馆里邂逅一个女子。衣着暗色无华,穿一双红色球鞋,黑色高领毛衣,灰黑色的棉围巾。脸很瘦,轮廓洁净,几乎一丝丝化妆也无。初看略有些憔悴,仔细看后却有一种秀丽之感。眉毛黑而有力,眼神温和,头发扎在脑后,露出额头。令人难忘的,是她的笑容。如此暖煦,眼睛笑得剧烈,笑得弯弯。她丝毫不吝啬于自己美好的笑容,以至于这笑容就如阳光一样,照在初会的陌生人的脸上,令人愕然。
旁边的男子说,如果我的女儿早起,看到她的母亲这样微笑着,是多么美好的事情。
美好女子的定义是,她若走进人群之中,如同遗世独立,突兀的存在会让他人立时感觉空气发生变化。而普通人一走进人群,如同水滴汇入海洋,不见痕迹。这定义不免偏执,却很分明。并且和五官无关。
女子若有些男子的品格,便会有一种结结实实的美。喜欢略带中性气质的女子。这种中性气质,不是说她不能穿高跟鞋或小礼服裙。中性气质,代表一种内心格局,一种力量所在。
植物一样的人是好看的。他们经历独特,但所言所行,丝毫没有浮夸。待人真诚实在,有一种粗率的优雅。人生观是开阔而坚定的,自成体系,与世间也无太多瓜葛。若看到不管是何种职业的人,在人群面前表演欲望太过强盛,用力通过各种媒介来推销和演出,便觉得动物性的一面太过明显。功夫做足,野心昭显,昌盛踊跃,但最终无非是普遍性的平庸。
少女像墙头蔷薇一样绚烂天真,是人间的春色。成熟之后的女子,就当接近树的笃定静默。她们的存在,是对活色生香世间的恩惠。她们稀少而珍贵。
我相信
我相信世上每一个人都有义务去维护人类的尊严。
我相信帮助他人、对社会有所贡献,是每一个人必须承担的。我相信强者特别要学习聆听弱者无声的呐喊;没有怜悯心的强者,不外是个庸俗匹夫。
我相信只有坚守原则和拥有正确价值观的人,才能共建一个正直、有秩序及和谐的社会。
一个没有原则的世界是一个缺乏互信的世界。
我相信只有通过对真理和公平不断地追求,才可建立一个正义的社会。
我相信没有精神文明、只有物质充斥的繁荣表象,是一个枯燥、自私和危险的世界。
我相信有理想的人富有傲骨和诚信,而愚昧的人往往被傲慢和假象所蒙蔽。
强者的有为,关键在我们能否凭仗自己的意志,坚持我们正确的理想和原则;凭仗我们的毅力实践信念、责任和义务,运用我们的知识创造丰盛精神和富足的家园;我们能否将自己生命的智慧和力量,融入我们的文化,使它在瞬息万变的世界中能历久常新;我们能否贡献于我们深爱的民族,为她缔造更大的快乐、福祉、繁荣和非凡的未来。
我不是一个聪明的人,我对我的员工只有一个简单的办法:一是给他们相当满意的薪金花红,二是你要想到他将来要有能力养育他的儿女。所以我们的员工到退休的前一天还在为公司工作,他们会设身处地地为公司着想。因为公司真心为我们的员工着想。
我绝不同意为了成功而不择手段,如果这样,即使侥幸略有所得,也必不能长久。
挂在冬雾下的春天
一滴水,携着剔透的梦,穿过暗蓝的夜。
万籁俱寂中,远山睡熟了,河流睡熟了,屋檐也睡熟了。树,到底是不肯安分寒冬的单调,深夜里,犹然还做着春天的计划,此一处纯白,彼一处嫣红,把一场花事安排得熙熙攘攘。一梦花香里,树终于忍不住,“扑哧”笑出了声,清凌凌的笑声,飞出树梢,与恰巧路过的水相撞,树的笑,水的梦,齐齐破碎,弥散成一场雾的缥缈,在夜的空旷中,细细密密铺陈开来。
这样的铺陈,让人惊喜,更让人错愕。满目之间,是接天连壤的白,白得纯净,白得朦胧,于熹微的晨光中,栖息在每一寸能到达的空间,或浓或淡。浓的,恣意张扬,无拘无束,从天际横亘到枯草匍匐的地面,浩浩荡荡,编缀成一种极致的醇厚,任你如何察看如何分辨,也探究不到它的深处;那淡,似乎也早已领悟了某种天意的暗示,只省略掉浓厚的边缘,仿若是给谁的纤指修剪了的雪花飞絮,让你看得见,摸不着,却又分明感到它的清凉和湿润。
城市,树木,行人,这些司空见惯已不能称为风景的风景,无不因这一场浓淡的铺陈而妩媚和神秘起来。鳞次栉比的大楼,只留下尖尖的顶,浮沉在这一片白色的海洋里。路上的行人,影影绰绰,身前身后,亦是白茫茫的一片,那树,一夜未睡,满身都是水遗落下来的梦的碎片,冷凝成雾凇,开成冬天里的千花万蕊,晶莹剔透。
我找出久违的画笔,试图把这一份缥缈的美丽描摹下来,挂在我的墙上。而当我落笔时,才发现,雾,其实是最难描摹的一幅画。深浅参差,浓皴轻染,很难把握。着色太多,会失了雾的灵性和朦胧,而只用一笔淡墨来勾勒的话,又觉得不甘心,因为它原来的饱满与圆润,实在是不能只用一些疏密、虚实的穿插就能表现出来的。
丢了笔,走进雾中。我前进一步,雾,便退后一步,能辨别的,不过是眼前一米左右的事物。
清晨的街道是安静的。几只麻雀飞来跳去,从一棵树飞到另一棵树,从一株草茎跳到另一株草茎,啄食着草地上的草籽,或用尖尖的嘴梳理一下蓬乱的羽毛。有风吹过,雾,便轻轻柔柔地落了下来,落在我的头发上,落在我的肩膀上,落在我的睫毛上,像风雪夜归人,眨眼之间,是微微的清凉。
雾气凝成的水滴,掉落在草地上,发出“哒”、“哒”的声音。草地,渐渐地湿润和柔软起来,草们,饱吸着露珠,舒展着枯黄的身体,交头接耳,似乎能听见它们欢快的笑声,而当我从这些枯黄中穿过的时候,无意中竟发现一丝嫩绿!
一直沉闷的心,忽然有了莫名的惊喜。我知道,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春,最早都是从草尖上赶来的。尽管还是草色遥看近却无,但叶尖上的那一丝绿,已然透露出春的信息。我屏息静气,看着那株泛起生命律动的草,顶珠挂露,汪出一个鲜活的春天。才知道,那一滴水携带的梦里,原本都藏着春的风信,一经散开,便落入了人间。从草尖上开始,一株一株蔓延,一树一树抽芽,一朵一朵开放。
站在这白茫茫的尽头,忽然觉得,自己原本就是一株小草,经历过漫长寒冬里的蛰伏,被雾的浩荡滋润过,便也开始了新一轮的生长,与那一树树的新芽,一朵朵的鲜花,一起把整个春天演绎得五彩斑斓,花香满途。
离开的时候,我把那一丝嫩绿铭记在了心里。相信,在我再次遭遇寒冬的时候,无论风有多凛冽,冰有多锋利,我依然能在雾中,找寻到那些顶在草尖上的希望。
秋天的思索
秋天是美好的季节。虽然秋天往往寒冷多雨,令人不适,但也温暖鲜艳,一片金黄。这乃是我最喜爱的秋天。我喜欢一个人静静地观察,树干怎样渐渐地变黄,落叶纷飞。有的花木尚妖娆艳丽,一片翠绿,富于生命力,仿佛不愿顺从时序,不服老更不愿死;有的花木则安于自己的命运,即使正在枯萎也骄傲地保持自己的风韵,把花瓣染上一层迷人的暖色,好似为成熟和永恒的使命而将生活美化,为人们服务而感到欢悦。
在秋天的静谧中独自静坐,读书和遐想,在林荫道上漫步,谛听枯叶在脚下的沙沙响声,这是一件多么令人心旷神怡的事情啊!秋天的夕阳,暖烘烘地晒着,所有散发的潮湿气味,坚果的气味,这些我在孩提时代经常闻到的馨香,让我格外珍惜。
在这样的日子里,真是思绪翻腾,百念丛生,遐想联翩。回顾往事,眼前蓦地像照片般清晰地呈现相会和离别的情景,那些冷落空寂的车站和机场,那时还难以相信,而如今却变得如此遥远。
岁月蹉跎,沧海桑田,它让我懂得了自己的差错和谬误之举。然而,时光的轮回却从此不再复回了。
人生在世往往有这样的记忆:你为之感到自豪,不愿使之有丝毫改变,当在生活中再出现难以置信的情况时,也许你还会这样做。欢欣,有时甚至自信,使你受到鼓舞,因为那时你早已懂得并找到了一条人生之路,虽历尽沧桑,饱经困苦和不幸,但却能够保持人的尊严、人的美德。
如若远离亲人,背井离乡,则另有一番痛苦和乡思在心头。每个人思念的方式各不相同。有的人在道德和肉体方面堕落了,另一些思想坚定的人则清醒地依然忠于自己,忠于自己的原则和信念。
如若有人能经受住任何风霜雨雪的洗礼,在每一个人生路口都能找准前行的方向,那他永远都不会失去自己的本色。
思念滋长,痛苦不息。如果你的经验、知识正为渴求的人们所需要,那就是人生一大快事。须知,人有如大自然,是世代相承的。
萧瑟的秋风刮掉了最后一片树叶,雨水浸透了广袤的大地,空气变得潮湿,经雨水洗刷干净的屋顶闪闪发光,透过光秃的树丫,可以清楚地看到房屋和街道的轮廓。
一种特殊的平静来到了,更为深沉思考的安恬状态也开始了,静下心来,思考自己,思考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