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notch
1. 第一流的,最好的
2. 拔尖的一流的
3. 第一流的,最高档次的
4. 顶级
top-notch player。
1. 第一流选手
top-notch talent。
1. 一流的人才
no.35 top-notch。
1. 出众的人或物
top notch quality。
1. 最高质量
英语中的top表示‘顶尖的,(位置、级别、程度)最高的’另外一种说法是:T代表时间,O代表场合,P代表地点。“TOP”原则要求穿戴与不同的时间、地点、场合相适应。不同的场合有不同的着装,这是一条必须遵守的原则。
请采纳。
地址:加州硅谷
山麓迪安萨城市学院概述:
山麓迪安萨城市学院跻身于美国两年制大学前列,距旧金山以南45分钟车程。入读该学院并完成两年制课程后,可转入享有盛誉的四年制大学,如加州大学、南加州大学、斯坦福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以硅谷和旧金山地区的科技学术氛围为依托,学院设有多个精英教育项目,包括商业、录像艺术、电影、数据库管理、生物信息等科目,帮助学生取得卓越的学术成就。学院生活生气蓬勃,每一位入读的学生可参加50种不同文化的俱乐部、各种运动、溜冰旅行、名人演讲等。
申请截止日期:
2008年春季开学:2008年1月31日。
2008年夏季开学:无
2008年秋季开学:2008年7月31日。
托福要求:
托福网考 (IBT) 61
托福纸考 (PBT) 500
托福机考 (CBT) 173
转学率高的名校包括: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 Berkeley 综合排名21名。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 Los Angeles 综合排名26名。
斯坦福大学(加州) Stanford University (CA) 综合排名4名。
哥伦比亚大学(纽约州) Columbia University (NY) 综合排名9名。
每年费用(美元):
学费:$ 4,860
食宿:$ 7,500
健康保险:$ 1,170
书本费:$ 1,000
其他费用:$ 2,000
总计:$ 16,530
在校学生人数:
学生总数:51000
全日制学生数:15000
国际学生数:2000
为国际学生提供的课程:
会计、美术&实用艺术、生物、美术设计、工商管理、文科、化学、数学、计算机信息系统、音乐、经济学、护理、教育学、自然和生命科学、工程学、物理、环境科学、心理学、影视制作、社会科学。
为国际学生提供的服务:
ESL课程、学生俱乐部、辅导中心、新生培训指导、学生成功指导中心、学习咨询、转学中心。
住宿服务:
该学院与International Student Placements (ISP)合作,安排国际学生入住寄宿家庭或公寓/独立住所,寄宿家庭均经过精心挑选。
Foothill and De Anza Colleges U.S.A.。
Add/地址:
12345 El Monte Road, Los Altos Hills, California, 94022。
Tel/电话:
+1-408-864-8826。
Fax/传真:
+1-408-864-5638。
E-mail/电子邮件:
dainternational@fhda.edu。
Website/网址:
www.international.fhda.edu。
Basic Information 基本资料。
Year of Establishment/建校年份: 1958。
Accredited by/认证机构: WASC: Western Association of Schools and Colleges。
Academic level/学校类别: Undergraduate/Associate’s。
Major area of professions/program/专业、学科设置: Business, IT, Biohealth。
Degrees offered/学位:Associate’s degrees, credential programs。
Starting date/开学时间: Early April, late September, early January。
Application deadline/申请截止时间:January 31, July 31, October 31。
Language of Instruction/教学语言: English。
Number of Int’l student/国际学生人数: 2,000 for both colleges combined。
Ratio of Faculty Staff to Students/ 在校学生与教师比例: 25 : 1。
Ratio of Int’l students to Chinese students/国际学生与中国学生比例: 10 : 1。
Institution Description/简介:。
Over the past 50 years, Foothill and De Anza have consistently ranked among the top two-year colleges in the U.S. for outstanding academics and successful transfer to world-class universities like UC Berkeley, UCLA, USC, Stanford, and Columbia. Located 45 minutes south of San Francisco in a safe and inspirational Silicon Valley, we welcome about 2,000 international students from 70 countries. We inspire students to succeed in academics by offering over 100 top-notch transfer majors from business and management to performing arts and biomedical sciences, as well as Internship, Honors and Study Abroad programs. 2 colleges. 2000 friends. 2 years of inspiration.。
在加个网站 http://edu.sina.com.cn/l/2004-02-07/60454.html。
1. Its up to you.(由你决定。)
2. I envy [羡慕]you.(我羡慕你。)
3. How can I get in touch with you? 。
4. Where can I wash my hands? (请问洗手间在哪里?)
5. Whats the weather like today?(今天天气如何?)
6. Where are you headed [朝…方向行进]? (你要到哪里去?)
7. I wasnt born yesterday.(我又不是三岁小孩。)
8. What do you do for relaxation[消遣、娱乐]?(你做什么消遣?)
9. It’s a small world.(世界真小!)
10. It’s my treat[请客、款待] this time.(这次我请客!)
11. The sooner the better. (越快越好。)
12. When is the most convenient [方便的;便利的] time for you?。
13. Take your time.(慢慢来/别着急。)
14. Im mad about Bruce Lee.(我迷死李小龙了。)
Im crazy[着迷的;狂热爱好的] about rock music. (我对摇滚乐很着迷。)
15. How do I address you?(我怎么称呼你?)
16. What was your name again? (请再说一次名字好吗?)
17. Would you care for[喜欢] a cop of coffee?(要被咖啡吗?)
18. She turns me off.(她使我厌烦。)
19. So far so good.(目前为止,一切都好。)
20. It drives[逼迫;迫使] me crazy.(它把握逼疯了。)
21. She never showed up[出席;露面].(她一直没有出现。)
22. Thats not like him.(那不象是他的风格。)
23. I couldnt get through.(电话打不通。)
24. I got sick and tired of hotels.(我讨厌旅馆。)
25. Be my guest.(请便、别客气)
26. Can you keep an eye on my bag?(帮我看一下包好吗?)
27. Lets keep in touch.(让我们保持联系。)
28. Lets call it a day[决定或同意暂时或永久停止(进行某事)].。
29. I couldnt help[避免;阻止] it.(我没办法。)
30. Somethings come up[发生/出现].(有点事/出事了)
31. Lets get to the point[要点/核心问题].(让我们来谈要点。)
32. Keep that in mind.(记住那件事。)
33. That was a close call.(太危险了/千钧一发)
34. Ill be looking forward to it.(我将期待这一天。)
35. Chances are slim[渺茫的;微小的].(机会很小。)
36. Far from it.(一点也不。)
37. I’m behind in my work.(我工作进度落后了。)
38. Its a pain in the neck[麻烦的事(人)].(那真是件麻烦事)
39. Were in the same boat.(我们处境相同。)
40. My mouth is watering.(我在流口水了。)
41. What do you recommend?(你推荐什么?)
42. I ache all over.(我浑身酸痛。)
43. I have a runny nose.(我流鼻涕。)
44. Its out of the question.(这是不可能的。)
45. Do you have any openings?(你们有空缺吗?)
46. It doesnt make any difference.(没什么差别/无所谓。)
47. Im fed up[极其厌烦] with him.(我受够他了。)
48. You can count on[指望;依赖] us.(你可以信赖我们。)
49. It doesnt work.(坏了;不动了。)
50. Its better than nothing.(总比什么都没有好。)
51. Think nothing of it.(别放在心上。)
52. Im not myself today.(我今天心神不宁。)
53. I have a sweet tooth.(我喜欢吃甜食。)
54. I cant express[表示;表达;表明] myself very well in English.。
(我不能很好地用英语表达自己。)
55. For the time being.(暂时;暂且;目前)
56. This milk has gone bad.(这牛奶变质了。)
57. Dont beat around the bush. (别拐弯抹角了。)
58. Its up in the air[悬而未决].(尚未确定。)
59. Math is beyond[对某人而言难以想象/理解/估计] me.(我对数学无能为力。)
60. It slipped my mind.(我忘了。)
61. You cant please[使人感到满意和愉快] everyone.(你不可能讨好每一个人。)
62. Im working on[着手;从事] it.(我正在努力。)
63. You bet!(当然!)
64. Drop me a line[短信].(写封信给我)
65. Are you pulling my leg[同某人开玩笑;取笑]?(你在开我玩笑吗?)
66. Sooner or later.(迟早会的。)
67. Ill keep my ears open.(我会留意的。)
68. It isnt much.(那是微不足道的。)
69. Neck and neck.(不分上下。)
70. Im feeling under the weather.(我觉得不舒服/精神不好/情绪低落。)
71. Dont get me wrong[误解].(不要误会我。)
72. Im under a lot of pressure.(我压力很大。)
73. Youre the boss.(听你的。)
74. It doesnt make any sense!(毫无意义!)
75. If I were in your shoes[处在某人的位置].(如果我是你的话。)
76. Whats this regarding?(这是关于哪方面的?)
77. Over my dead body!(休想!)
78. Can you give me a hand[帮手;援助]?(你能帮个忙吗?)
79. We have thirty minutes to kill[消磨;打发(时间)].(我们有三十分钟空闲时间。)
80. Whatever you say.(随便你。)
81. Itll come to me.(我会想起来的。)
82. You name[具体地(说出来)] it!(你说出来。)
83. Time will tell.(时间会证明的。)
84. I will play it by ear[见机行事;临时现做].(我会见机行事的;到时候再说。)
85. You should take advantage of[利用] it.(你应该好好利用这个机会。)
86. Lets talk over coffee.(我们边喝边谈。)
87. Take it easy.(轻松一点;别紧张;放松放松;再见。)
[这是美国人最喜欢说的话,也可作离别用语。]。
88. Im easy to please[使…高兴;讨…喜欢].(我很容易取悦/相处。)
89. Lets give him a big hand.(让我们热烈鼓掌。)
90. As far as Im concerned.(就我而言。)
91. Im all mixed up.(我全搞混了。)
92. Lets get together one of these days.(找一天聚聚。)
93. Hes behind the times.(他落伍了/跟不上时代了。)
94. Im pressed for time.(我时间紧迫。)
95. Im up to my ears[忙得不可开交;深陷于某事物中] in work.(我忙死了。)
96. You cant do this to me.(你不能这么对我。)
97. Just to be on the safe side. (为了安全起见。)
98. I hope I didnt offend you.(希望没有冒犯你。)
99. It wont take much time.(不会花很长时间的。)
100. Its been a long time.(好久不见了。)
金融服务营销的定义
金融服务是产品还是服务?
金融服务营销的发展 金融服务是产品还是服务?
——来自《金融服务营销手册》的观点。
2009年4月出版的《金融服务营销手册》对该领域进行了比较综合、前沿的研究,关于金融服务营销的基本概念,作者艾沃琳·艾尔林奇、杜克·范纳利提出:
为了将一般的营销原理应用于金融服务,我们首先要问:被推销的商品是产品还是服务?这有什么区别吗?首先我们承认它们有许多区别。举个例子,假设你正在负责一项名为Topnotch 卡的新信用卡业务,该卡面对的是高端市场。这种信用卡提供许多额外服务,相应地,也收取相当高的年费。作为营销人员,你的工作之一,就是利用焦点小组访谈法、调查法和其他一些市场调研方法,帮助产品设计人员确定什么样的产品附加特色会是未来的客户最期待的,他们愿意掏多少钱来接受这些服务;接下来,你需要精确地展示你所营销的产品相对于竞争对手的产品的优势,并找出向你的细分目标市场营销、传播上述优势的方法。这些都是典型的产品营销。
上述工作你都做得很优秀,你的Topnotch 卡也开始发行,进展比你预想的还要好。但是随后你开始注意到一些令人不安的数字—部分客户开始取消他们的信用卡业务,并且已经远远超出了你所预想的水平。经过对新老客户的大量访谈,你发现对该信用卡客户所提供的服务是不均衡的。有时候,客服代表能为客户提供极大的帮助,但有时候他们却让客户感到不满意。其原因是,虽然客服代表已经接受过提供Topnotch 卡服务的培训,但他们的薪酬是与其服务的客户数量而不是客户的满意度挂钩的。结果导致客户对该卡的体验与其豪华和量身定做的品牌形象不匹配。错误在于你像在营销一种产品( 所有的Topnotch 卡都一样),而不是营销一种服务( 使用Topnotch 卡的每一种体验都是不同的)。
作为产品的金融服务
如前所述,金融服务既不是产品也不是服务,但又兼具两者的要素。下面是金融服务与产品相同的一些方面:
1. 可分离性。与许多种类的服务不同,许多金融产品的生产能够与其消费分离。消费者不必非要出现在银行才能够使用活期存款账户。就像运动鞋一样,活期存款账户也是在其销售和随后使用之前被“生产”出来的。
2. 缺少易灭失性。与预订一顿晚餐不同,信用卡在客户需要时就会存在。它不是易灭失的。这就使得金融供应商能够比较容易地管理服务的供给与需求。一家餐馆座位有限,每位客户在星期六晚上8 点都想占到一张桌子,与此不同的是,信用卡的供给可以为了满足需要而进行调整。
3. 批量生产。典型的,各类服务是在一定时间内一次创造并递送的,产品通常则是批量生产的。许多金融服务比如财务建议是个性化的,反之,其他的金融服务是能够批量生产和批量营销的,比如保险单、学校储蓄账户,或是债券交易商使用的数据分析系统。批量生产使得批量促销和降低成本成为可能。
作为服务的金融服务
活期存款账户可以被“生产”出来,但不可触知。不像面对一辆轿车,你是无法用双眼或双手触摸活期账户或是检查其外观的。活期账户没有物理存在。尽管在金融世界中经常使用“产品”这一词汇,金融服务“产品”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产品,因为它们是无形的。无形的东西具有某些共同的特征。
1. 低市场准入成本。制造、存贮和分销金融“产品”的成本很低或者是没有成本。启动成本很低,这就意味着创造或是复制一种金融产品的门槛很低。虽然可能有法律限制和一定的营销费用,创造一种新产品的资本性成本是微不足道的,而且也不存在仓储和实物分销成本。
2. 上市速度快。一个制造商在生产一种新型玩具或飞机时,必须首先设计蓝图、制作模型、检查设计的完整性,甚至在产品试销前,还要经常重新改造样品。但在金融服务领域,创意就是产品。如果一个投资银行能想出一个现金流证券化的新方法( 如发售一个流行歌手的未来版税的股票),该银行能在股票发行计划书墨迹刚干时就售出股票。
3. 缺少排他性。一个成功的制造类新产品通常能享有一段时期的排他性,在此期间,不存在竞争。为了防止竞争对手们盗用完全一样的模式,该产品可以申请专利( 比如一种药品) 或是注册商标( 比如软件)。其他厂家如想建造一套具有竞争力的生产设施( 比如用于生产一款新型飞机的设施),其成本非常之高,以至没有可行性。
然而在金融服务领域,保护措施缺乏,市场进入的成本也低。美林公司在20 世纪70 年代末“发明”了第一个CMA( 现金管理账户,Cash Management Account)。这是有史以来经纪公司第一次推出的既有投资服务、又有活期存款服务的账户。这项“发明”很成功,为美林带来了许多新业务。但好景不长,没过几年,所有经纪公司都有了这种账户。虽然美林为该产品名称注册了商标,却不能保护这项创意,其作为创始人的先发优势很快就消失了。
服务至上
由于很容易复制一项新的金融服务创意,所以很难做到产品的差异化。无论你给自己的产品增加什么样的附加特色,例如,附属信用卡(Affiliation Credit Cards) 或在线账单支付,这些创意都能够被你的竞争对手很容易地复制。从长远来看,附加值不是来自产品本身,而是来自其他方面。
那么附加值究竟来自何方呢?最重要的差异还是来自于服务。对产品来说,你可以从生产过程的源头控制其质量。对于服务,其质量掌握在销售人员或客户管理人员手中,他们能提高( 或降低) 其质量。这意味着,由于销售或提供产品的个体不同,你的产品质量也会有所不同。所有的惠普2210 型彩色复印机都是一样的,但所有的金融顾问却不尽相同。
因此,营销金融服务组织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就是控制服务质量。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尤其是在由第三方负责提供服务的领域,因为他们与服务的制造商之间没有直接雇佣关系。这些第三方包括投资顾问、独立保险中介或者是养老金计划的第三方管理人。
金融服务营销的发展
实际上,不仅是在我国国内,国外对金融服务营销的研究也起步较晚。相关的资料比较少。 时间 阶段 代表性事件 营销重点 20世纪50年代 诞生 1958年在全美银行联合会议上第一次提到营销 广告和促销 20世纪60年代 友好服务 推行“微笑”服务 改善服务 20世纪70年代 金融创新 花旗走得最快,1961年就推出了大额可转让存单(CDs),揭开了银行产品创新浪潮的序幕。
而全面的“金融革命”爆发在70年代:保险公司推出五花八门的险种,银行提供信用卡服务、共同基金、国际保险等 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 20世纪80年代 金融定位、现代营销 许多金融机构纷纷各自选择确定自己的形象和服务重点;加强对营销环境的调研和分析,制定长期和短期的营销计划,建立营销部门 市场细分、价值定位并建立竞争优势。
营销调研、分析、计划、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