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自愈”战法?
在《三国志战略版》中,“自愈”是一个被动型治疗战法,其核心效果是:在每次受到伤害后,有概率恢复自身兵力。该战法适合需要长期作战、承受伤害较多的武将使用。
“自愈”适合哪些类型的武将?
由于“自愈”依赖于受伤触发,因此最适合以下几类武将:
- 前排坦克型武将:如曹操、刘备、孙坚等,他们通常担任主将或前锋,承受大量伤害,能频繁触发“自愈”效果。
- 高统率武将:统率属性影响兵力上限和防御力,高统率武将不仅更耐打,且恢复的兵力更多。
- 自带减伤或控制技能的武将:这类武将在场上存活时间长,有更多机会触发“自愈”,形成持续续航。
推荐使用“自愈”的具体武将
- 曹操:自带技能提供全队减伤,常作为队伍核心前排,配合“自愈”可极大提升生存能力。
- 刘备:兼具治疗与减伤,若自身也需续航,“自愈”是不错选择。
- 程普:拥有倒戈和规避技能,适合作为副坦,“自愈”可增强其持久作战能力。
- 黄盖:在某些慢速反击队中,黄盖承担承伤角色,“自愈”有助于维持兵力。
不推荐使用的场景
以下情况一般不建议携带“自愈”:
- 输出型武将(如吕布、陆逊):应优先选择增伤或爆发类战法。
- 依赖主动/突击技能的武将:战法栏位宝贵,“自愈”优先级较低。
- 闪避或规避流队伍:受击次数少,难以稳定触发“自愈”。
总结
“自愈”是一个性价比高的续航战法,尤其适合高统率、常驻前排、生存能力强的武将。合理分配“自愈”战法,可显著提升队伍整体耐久性,在持久战中占据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