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撰写学术论文时,我们不可避免地会使用大量专业术语来准确描述研究对象、方法和结论。然而,这些术语在查重系统中容易被判定为重复内容,影响论文的原创性评分。专业术语降重,就是在不改变其核心学术含义的前提下,通过语言重构、句式变换等方式,降低术语表达的重复率。
1. 同义词替换(谨慎使用)
对于非核心术语或可替代的描述性词汇,可使用学术语境中认可的同义词。例如:“显著”可替换为“明显”,“机制”可替换为“机理”。
2. 句式重构
改变句子结构,将术语置于不同语法位置。例如,将“采用XXX方法”改为“以XXX方法为基础”或“通过实施XXX方法”。
3. 解释性表达
用简短的解释或定义替代直接术语。例如:“神经网络”可表述为“一种模拟人脑神经元连接的计算模型”。
4. 主被动语态转换
将主动句改为被动句,或反之。例如:“研究者应用了XXX模型” → “XXX模型被应用于本研究”。
原文:本研究采用深度学习中的卷积神经网络(CNN)对图像进行分类。
降重后:为实现图像分类,本研究基于深度学习框架,利用卷积神经网络(CNN)模型进行处理。
原文: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的准确率显著高于传统算法。
降重后:数据分析显示,相较于传统算法,本方法在准确率方面表现出明显优势。
✅ 保持准确性:任何改写都不能扭曲术语的原始科学含义。
✅ 符合学术规范:使用领域内公认或可接受的表达方式。
✅ 适度降重:不要为了降重而过度复杂化语言,影响可读性。
❌ 避免生造术语:不要随意创造不存在或不被认可的术语。
❌ 警惕同义词陷阱:并非所有同义词都适用于学术语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