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撰写学术论文时,引用法律法规是常见且必要的。然而,当多篇论文引用相同的法律条文时,容易导致查重系统识别为重复内容,影响论文的原创性评价。本文将介绍几种有效的方法,帮助你在引用法律颁布名称时进行合理降重。
1. 使用法律简称或通用称谓
许多法律有广为人知的简称或通用称谓,使用这些名称可以有效避免重复。
- 全称:《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 简称:《劳动合同法》
- 通用称谓:我国劳动法相关立法
原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规定……
降重后:依据《劳动合同法》第39条,用人单位在特定情形下可解除劳动合同……
降重后:依据《劳动合同法》第39条,用人单位在特定情形下可解除劳动合同……
2. 转换表达方式
通过改变句式结构和用词,传达相同法律信息。
- 将“根据XX法规定”改为“XX法确立了……”、“XX法明确指出……”、“依据XX法的相关条款……”
- 将法律名称作为背景信息融入句子中
原句:《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七条规定了离婚冷静期制度。
降重后:我国《民法典》创设的离婚冷静期制度,体现在其第一千零七十七条的具体规定中。
降重后:我国《民法典》创设的离婚冷静期制度,体现在其第一千零七十七条的具体规定中。
3. 引用法律条文内容而非名称
在上下文明确的情况下,可直接描述法律条文的核心内容,避免重复提及法律名称。
原句多次出现:《著作权法》规定……《著作权法》指出……
降重后:该法律确立了作者对其创作作品享有署名、发表、复制等权利,并规定了相应的侵权责任。
降重后:该法律确立了作者对其创作作品享有署名、发表、复制等权利,并规定了相应的侵权责任。
4. 使用时间+法律类型的描述
对于特定时期的立法,可用时间加法律类型的描述方式。
- “2021年施行的个人信息保护相关立法”(指代《个人信息保护法》)
- “近年来颁布的数据安全领域重要法律”
5. 合理使用脚注或尾注
首次引用时使用全称并加注释说明,后续引用可使用简称或“同上”等方式。
⚠️ 注意:降重要在保证学术规范和准确性的前提下进行,不能改变法律名称的实质含义。所有引用必须真实准确,并符合学术引用规范。
总结
对法律颁布名称进行降重,关键在于灵活运用简称、转换表达方式、融入上下文语境等技巧。既要降低重复率,更要确保法律引用的准确性和规范性。建议在修改后使用正规查重系统进行检测,确保达到理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