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历史背景
建安四年(公元199年),汉献帝刘协不满曹操专权,密诏国舅董承,命其联合忠义之士诛杀曹操。 这份密诏被缝藏在衣带之中,故称"衣带诏"。此事最终败露,董承等人被诛,成为汉室与曹操势力决裂的重要事件。 衣带诏事件深刻影响了三国格局,加速了汉室衰亡和曹魏崛起的进程。
汉献帝衣带诏
朕闻人伦之大,父子为先;尊卑之序,君臣为重。
近者曹操,专弄威柄,欺凌君父,罪恶贯盈。
朕每夜忧思,痛心疾首。
今朕密诏国舅董承,可纠合忠义之士,
共图国贼,以清君侧,以安社稷。
若事成,当加封赏,共享太平。
若事泄,朕亦无憾,唯愿汉室复兴。
尔等其勉之!
                
                🏮
            ⏳ 事件时间线
建安四年
                    汉献帝刘协密诏董承,命其诛杀曹操
                建安五年
                    董承联合刘备、王子服等人密谋
                建安五年正月
                    事情败露,董承、董贵妃等人被诛
                建安五年二月
                    刘备起兵反曹,占据徐州
                👥 相关人物
👑
                        汉献帝刘协
                        东汉最后一位皇帝,在位期间被曹操挟持,衣带诏的发布者
                    ⚔️
                        董承
                        汉献帝国舅,车骑将军,衣带诏的主要执行者
                    🏹
                        曹操
                        东汉丞相,挟天子以令诸侯,衣带诏的目标人物
                    🛡️
                        刘备
                        参与衣带诏密谋,后起兵反曹,建立蜀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