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太祖武皇帝,沛国谯人也
                    
                    
                        太祖武皇帝,沛国谯人也,姓曹,讳操,字孟德,汉相国参之后。桓帝世,曹腾为中常侍大长秋,封费亭侯。
                    
                    
                        📜 注释解析
                        太祖武皇帝:曹操的庙号和谥号。太祖是庙号,武是谥号,皇帝是追尊。曹操生前未称帝,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其为武皇帝。
                        沛国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曹操的出生地。谯县在汉代属沛国,是当时的重要军事重镇。
                        曹腾:曹操的祖父,汉桓帝时期的重要宦官,官至中常侍大长秋,封费亭侯。曹腾的宦官身份为曹氏家族的崛起奠定了基础。
                     
                
                
                    
                        第二章
                        少机警,有权数
                    
                    
                        少机警,有权数,任侠放荡,不治行业。世人未之奇也,惟梁国桥玄、南阳何颙异焉。玄谓操曰:"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
                    
                    
                        📜 注释解析
                        机警有权数:形容曹操年少时就聪明机警,善于权谋。这为他后来的政治军事生涯奠定了基础。
                        桥玄:东汉名士,官至太尉。他慧眼识人,最早看出曹操的不凡之处,并预言曹操将成为拯救乱世的英雄。
                        命世之才:能够影响一个时代命运的杰出人才。桥玄的预言后来应验,曹操确实成为了汉末乱世中的关键人物。
                     
                
                
                    
                        第三章
                        举孝廉为郎
                    
                    
                        年二十,举孝廉为郎,除洛阳北部尉。迁顿丘令,征拜议郎。光和末,黄巾起。拜骑都尉,讨颍川黄巾。
                    
                    
                        📜 注释解析
                        孝廉:汉代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地方推举孝顺父母、品行廉洁的人才。曹操二十岁被举为孝廉,开始了他的仕途。
                        洛阳北部尉:负责洛阳北部治安的官员。曹操在此任上执法严明,不畏权贵,展现了其刚正不阿的性格。
                        黄巾起义:东汉末年的大规模农民起义,标志着汉王朝统治的崩溃。曹操参与镇压黄巾军,积累了军事经验。
                     
                
                
                    🎮 解锁成就
                    初露锋芒 - 完成前三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