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曹操(155年-220年),字孟德,小名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
                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三国中曹魏政权的奠基者。
            
出生于沛国谯县,为太尉曹嵩之子
任骑都尉,参与镇压黄巾起义,崭露头角
击败青州黄巾军,收编三十万兵力,奠定军事基础
迎汉献帝至许昌,"挟天子以令诸侯"
以少胜多,击败袁绍,统一北方
与孙刘联军决战,遭遇重大挫折
汉献帝封曹操为魏公,加九锡
进爵为魏王,建立王国
在洛阳病逝,享年66岁,谥号武王
公元200年
曹操以两万兵力击败袁绍十万大军,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战役,奠定了统一北方的基础。
公元208年
曹操率八十万大军南下,与孙刘联军在赤壁交战,因火攻而败,形成三国鼎立局面。
公元211年
曹操在潼关击败马超、韩遂等关中联军,巩固了对关中的统治。
公元215-219年
曹操与刘备争夺汉中,最终刘备取胜,曹操失去汉中地区。
公元215年
张辽在合肥以八百兵力大破孙权十万大军,威震逍遥津。
公元219年
关羽水淹七军,威震华夏,曹操联合孙权,最终击败关羽。
"宁我负人,毋人负我。"
—— 吕伯奢案后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 《短歌行》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 《龟虽寿》
"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
—— 煮酒论英雄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 《短歌行》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 《短歌行》